关于技校学生厌学现象与对策分析作者:张佳慧单位:奉化市技工学校联系电话:180585250962013年职成教参评论文关于技校学生厌学现象与对策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的进步与革新,在教育领域也发生着较为显著的变化。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存在学生厌学现象,这种厌学情绪尤其表现在技校学生身上。技校学生的厌学情绪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各方面成长,也关系到整个班级整个学校良好的学风学纪的培养。因此,对这种现象必须给予重视,摸清产生的各种原因并从源头上进行整治,对症下药,最后杜绝学生厌学情绪的滋长。关键字:技校学生厌学原因对策经过中考这场激烈角逐,一部分初三学生顺利进入重点高中,还有一部分也如愿跨入普高的大门,剩下一批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就接受中等职业教育。面对这种差异,很多技校学生往往心理落差比较大,在学习上更加松懈,学习主动性缺乏,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甚至有的学生出现自暴自弃现象,厌学情绪比较严重。这种状况若不能得到重视与有效解决,不但会让技工学校教育事业陷入恶性循环,想要培养更多高技术人才也无从谈起。一、技校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从当前技校学生厌学状况的种种表现来分析,厌学问题的产生有复杂的心理机制,可以说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学生自身原因(1)技校学生心理定位的偏差部分学生进入技校学习,在心理上或多或少的否定了自己,缺乏当代青少年学生应有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考验与抉择的他们没能和别的同学一样进入理想的高中学习生活,对自尊心有着一定程度的打击。认为自己的学业的道路上是一个失败者。进入技校学习,对于一些自尊心教强的学生,他们在心理上好像“低人一等”,在众人面前也不想开口大声说出自己是技校生,自觉羞愧,也逐渐与积极向上的学生有了隔阂,部分学生更偏向结识和他们有着类似经历和情绪的同学。有了“团队的力量”,似乎更加坚定了那部分学生不好读书的心理。(2)学习基础差,掌握知识的难度大进入技校的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小部分学生的基础非常差。据了解,很多技校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跟同龄孩子有了基础的差异。就像工程师造房子,基础没打稳打扎实,就很难造出摩天大楼,即使勉强完工了也只是“豆腐渣工程”。技校学生,本身就没有掌握好之前的知识,因而在学习高中的知识时常常跟不上老师上课的思路和课堂学习的进度。这造成了一部分能力有限、知识欠缺的学生对于这些新知识的学习“望尘莫及”。自我感觉越来越差,好像永远跟不上别人,不如那些学习优良的学生。即使有些上进的学生认真听课,也常常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一知半解、不知所云,独立做题时无从下笔,渐渐的也就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部分教师相对较高的要求,那些基础不扎实的后进生就很难从心理上得到接受和认可,久而久之,内心充满挫败感,不思进取、自弃厌学情绪越加强烈。(3)理想观和价值观模糊一部分技校学生缺乏崇高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有的学生初中毕业时信心百倍决心升入高中,将来考取名牌大学,实现人生的理想。一旦升学愿望落空,便灰心丧气,带着低落的情绪迈进技校大门,产生了失落感。他们认为,自己的前途渺茫混过三年时间,拿到毕业证书,当一名工人,就达到了上技校的目的。所以,只求混日子,无所事事,一切都无所谓,根本不想去拼搏,去苦学苦练。对这部分学生来说,所谓的理想等于乌有,仿佛人生就已经注定碌碌无为,也就无需再努力奋斗。很多学生对自我缺乏信心,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没有太多的憧憬和向往。觉得自己是一名技校学生,出了校门只是一个普通工人,根本无法实现人生价值。2、环境原因(1)社会环境影响学校环境任何事物都处在大环境中,与周围的事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学校也不例外技校学生年龄大多数16到19岁之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变化时期,对外界的判断能力还不够完善,是非观不够准确。某些学生把社会上不良倾向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各种投机取巧、旁门左道横行,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还不如将大好青春花在玩乐享受上。技校学生普遍自控力比较差,从众心理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