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质疑 (2008-11-04 14:26:07) 转载▼ 标签: 杂谈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质疑 《中学历史教学》2006年第10期登载了浙江周月良老师《对人民版〈历史〉必修I的几处质疑》一文,并做了相关解释。其实,教材的错误远不止这几处。分别表现为教材正文中史实的错误、语言表述逻辑的不当、课前提示的错误、课文标题或子目表述不当以及注释和课后专题小结的错误或不当。为便于读者阅读,就按教材页码顺序先后表述,其中有些众所周知的史实就不一一赘述了。 必修1 P8: 一、课前提示表述为:“郡县制是秦汉行政体制建设的创举。秦汉‘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秦汉时期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对于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 笔者认为,这三句话的表述均不严谨。 1、 中国历史学界普遍认为:郡县制起源于春秋,大约在周庄王7年之前,楚国就设置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非秦代创立,只是到了秦兼并六国以后,郡县制才真正成为统一的地方行政建制。《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2、 “大一统”是一种政体吗? 二、关于秦灭六国的顺序。教材表述为“先后攻灭赵、燕、魏、楚、齐等国。。。完成了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兼并六国的先后顺序应为韩、赵、魏、楚、燕、齐。这应是公认的史实,历年来各版教材都是如此表述,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配发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图册》(以下简称《图册》)也是使用传统观点。笔者查阅了众多资料,未见秦灭六国顺序有所改变的新发现。 P10: “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的子目的标题设置不当。前一目“海内为郡县”讲述的是秦朝的地方行政体制,按常规,此目应讲述中央行政体制,可直接以“中央行政体制”为子目名称,一来突出中央;二来也解决此目第一段将皇帝制归入官僚制的毛病。 P14: 1、“君权与相权”这一目应按时序讲述二者的演变,教材却以西汉——唐——东汉的时序讲述。 2、“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这一目在讲述西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后,有这样一段文字:“以后历朝都有监察机构设置,如御使台、都察院等。汉代以后,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健全。” P16:“行省的设置”一目第4段:“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路、府、州、县。” P:18“军机处”一目最后一段“明清以来的政治趋 势 ,是中央集 权逐步加 强 ,而 地方的政治主 动 性 和 能 动 性 越 来越 受 到 压 抑 。”对 皇权的空 前强 化 表 述不够 ,容 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