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丝带海洋科普进校园活动方案(修改稿)第一章活动概述1.1 背景21 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国际间的竞争从原来的陆地竞争转入海洋领域。为此,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加强海洋科普教育工作,增强海洋国土意识、海洋保护意识,培养一代爱海洋、学海洋、用海洋的优秀青少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然而, 6 月10日,国家海洋局公布 , 我国国民海洋意识调查结果显示, 民众的海洋知识水平仍有待提高, 知道我国有约 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海洋国土”的只有 10.7%。此前还有调查说,绝大多数中小学生都把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当成是国土面积;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的版图只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域国土,许多大学生根本不清楚领海等海洋国土的基本概念;在新兵中调查结果也大致如此;许多国民对我国海洋的了解只停留在旅游的海滩和餐桌上的海鲜上⋯⋯。为何会这样?主要是多年教育的失误。比如,中小学地理教育一再被轻视和缩减,而其中有关海洋的课程又一减再减;中学分科,大学细分专业,使学生对我国地理缺乏基本的了解;加之海洋教育手段的单调,把原本应该丰富多彩的课程弄得枯燥无味了。人文教育在此方面也常帮倒忙,甚至严重误导,如语文课文中就把祖国描述为“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其后也没有任何附加解释,类似的说法在正规人文的教材如诗歌和小说中并不鲜见。这些都使我国孩子在接受海洋国土观教育上先天不足。而包括海洋在内的地理教育一直是许多国家的重头和基层课程,如美国就把地理、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并列为美国基础教育的5门核心课程。“海洋国土意识”需要系统、有效和从小教育。海洋知识的普及、海洋文化的传播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教案模式,以寓教于乐了授课方式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增强青少年的海洋国土意识,海洋保护意识。在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为使海洋科普知识更好地走进校园,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计划面向三亚市大、中、小学,开展海洋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1.2 目的1.2.1 提高青少年的海洋保护意识通过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三亚市教育局和蓝丝带协会以及热心海洋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引起青少年对海洋保护的关注和参与,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海洋保护意识。 1.2.2 提高公众对海洋对海洋环保的关注和参与通过对青少年海洋知识的普及以及海洋文化的传播,增强青少年的海洋国土意识、海洋保护意识,从而由青少年带动身边的亲人朋友一起参与到海洋保护的活动中来。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