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理措施2.1、施工准备2.1.1 拟修补墙、柱的砼蜂窝、麻面、胀模等缺陷部位,大小标记清晰。2.1.2 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架子、锤子、铁锤、吊锤、墨斗准备好。2.1.3 施工员对操作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的交底。2.1.4 施工员负责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监督工作。2.1.5 要求待修补处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才能进行修补工作。2.2、劳动力准备施工人员根据缺陷存在的数量,由施工员合理安排。2.3 施工方法先弹垂直线,将涨模一侧混凝土面用风镐或钢钎逐层剔凿,用毛刷刷干净,并用水冲洗,使其无松动石子及粉尘,用1:2 水泥砂浆抹灰找平(水泥由原混凝土搅拌站提供) ,加强养护。2.3.1 首先对待修补部位的松散混凝土进行凿除,做到小锤细凿,避免损伤结构钢筋。2.3.2 对凿除部位用毛刷刷干净,并用水冲洗,使其无松动石子及粉尘。2.3.3 对修补处涂刷一层用同砼相同的水泥做成水泥浆进行界面处理,以使新旧混凝土能结合良好。2.3.4 对于较轻微的麻面现象,用毛刷刷干净,用水冲洗,使其无松动石子及粉尘后,修补前涂刷同砼标号水泥浆基层或用1:2 水泥砂浆进行抹面处理即可,施工完毕终凝后加强淋水养护。2.3.5 对胀模部位的混凝土进行凿除,做到小锤细凿, 避免损伤结构钢筋。要求凿成后的混凝土表面观感达到斩假石的效果,无松动石子及混凝土颗粒。二、质量保证措施修补施工时,由施工员进行旁站监督,对胀模部位的混凝土进行凿除后由项目部质检员进行复检并报验监理。在以后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技术交底要求施工,杜绝再次出现类似质量问题。针对上述现象做如下处理方案。涨模部位处理方案:模板拆除后发现混凝土有涨模现象,技术质量人员应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到现场查看,监理工程师查看完成后作业人员对涨模部位混凝土进行剔凿,剔凿时不得损坏结构钢筋,剔凿完成后,经项目部技术人员检查合格,通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用清水将剔凿部位浇水湿润,用与原结构混凝土所使用的同样的水泥配置1:2~1:2.5 的水泥砂浆,于修补前进行调试对比,调试好后将水泥砂浆放入小桶内搅拌均匀,依照漆工刮腻子的方法用刮刀将剔凿面刮平压光,随后按照混凝土养护方法进行养护。三、修补质量要求4.1 选用的修补材料,除了满足建筑物运行的各项要求外,其本身的强度、耐久性、原混凝土结构的粘结强度等,均不得低于原混凝土的标准;4.2 修补时应将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彻底凿除,清除松动碎块、残渣,凿成陡坡,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