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试述教育科学讨论方法丛书系列之异同试述教育科学讨论方法丛书系列之异同 【摘 要】 教育科学讨论方法主要是以探求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的质与量之间的变化和规律为目的的。本文以孙亚玲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讨论方法》作为参照物,比较分析了其与其他四本同类著作在结构、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异同,认为这些著作中基础理论的有效利用将使我们的教育实践活动更为完整高效。 【关键词】 教育科学讨论;丛书系列;异同比较 自从赫巴尔特 19 世纪初创科学教育学始,教育学家们一直在为教育科学讨论努力着。而任何科学都有一个方法问题。科学史告诉我们,每一个重要的科学成果总是伴随着科学方法的突破和创新。一门科学的进展,不仅要表现其理论的意义,更要表现其方法论上的意义。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因此,教育要改革,教育要进展,就必须加强教育科学讨论,就要进行教育科学讨论,就要正确的、现代化的教育讨论法方法。 所谓方法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实行的途径、步骤、手段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的日益进步,针对教育科学讨论方法这一方法论范畴中的一个分支学科、一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十分重要的领域,其讨论理论、方法与技术蓬勃进展、日趋精细。有关教育科学讨论方法的优秀著作呈现蓬勃之势。笔者通过选择,并对五本教育科学讨论方法丛书进行大致的比对介绍,同时发表一些个人的心得感想。 笔者以最新的一本书——孙亚玲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讨论方法》作为参照物与其他四本书(裴娣娜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讨论方法》、温忠麟教授主编的《教育讨论方法基础》、朱德全教授主编的《教育讨论方法》、陈时见教授主编的《教育讨论方法》)在书的结构、书的内容、书的语言表达等方面上进行比较。 一、结构上的比较 1、序的比较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序写在著作正文前的文字,通常是该书的导读和说明,如创作意图,创作原则等。通过阅读这五本书的序,可以比较出作者编著此书的目的。从孙亚玲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讨论方法》的序来看,作者的编书目的是为了顺应时代教育的进展,为了满足更多中小学老师的兴趣与要求,在原版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增加了其“工具性”的特点。裴娣娜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讨论方法》作为一本自学考试指导教材。不言而喻,其编书的目的是“提倡自学、鼓舞自学、帮助自学、推动自学”。温忠麟教授主编的《教育讨论方法基础》作为高等院校小学教育系列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