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课堂上如何对待意外的学生发问课堂上如何对待意外的学生发问 上课提问,是我们做老师的常规武器,常用常新。实施新课改以来,课堂上有着很好的教学民主。师生互动,我们提问学生,也欢迎学生提问我们。可对学生的意外的发问,该如何对待呢? 【教学案例一】 前不久,笔者听了一节公开课,其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师:读了这部分,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欢乐的。 生:我知道了小男孩要送给他弟弟一辆新车。 师:小男孩就是想送给他弟弟一辆新车吗?请大家认真读小男孩对他弟弟说的话。这段话比较长。请把你认为最重要的地方画出来,读一读。 (学生读: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 生:为什么要“到那时候”“亲眼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现在不能看吗? 师:小男孩不仅要给他弟弟一辆新车,而且还要给他弟弟带来一生的欢乐 。给别人带来欢乐,自己也是欢乐的,所以说——(学生齐读课题) 生:哥哥和父母抱着或背着小弟弟也可以看橱窗里的好东西,为什么要坐在轿车里看? 师:坐在轿车里也可以看呀。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地读全文,把它读正确、流利,假如有感情更好。(学生自由读) 很显然,执教老师回避了学生突如其来的发问,依旧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也许执教老师心中没有明确的答案,怕组织讨论找不到合理的答案,耽误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 这里,笔者又想起了男一堂公开课的一个教学片断: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教学案例二】 师:(多媒体展示音乐家的铜像、大理石像)这里展示的只是部分照片,在维也纳,到处可以看到音乐家们的铜像或大理石像。 生:贝多芬塑像的周围,为什么要雕着许多小人? 生:那不是小人,他们长着翅膀,是天使。 师:你观察得很认真,但贝多芬塑像的周围为什么要雕着一些天使呢?这个问题问得有价值。 生:我数了一下,是九个天使。贝多芬创作了九部交响乐,9 个小天使是象征音乐大师的 9 部交响乐。 师:我赞同你的观点。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都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意见?持怀疑态度的同学,课后可以查资料核实一下。 【案例剖析】 这位执教老师,对于学生的意外发问,首先给予肯定:问题问得有价值。而后冷静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对学生的正确答案表示赞同,并鼓舞学生去探究,去验证,这样课堂上生成了意外的精彩。 两种做法,反映了两种理念。前一位老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