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跟孩子讲道理不管用,可能是因为……跟孩子讲道理不管用,可能是因为…… 晓梅 6 岁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影响,假如孩子在这个阶段情绪反复、急躁、悲观、孤独、焦虑、喜爱说“不”,或对自己不满意,就会对个性进展、身心健康与人际关系等都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孩子的情绪管理至关重要。 丁丁爸爸是一位国企高管。在公司,他常常开导或批判下属,下属都能按他设定的工作目标,在工作中改进并提升。令他困惑的是,在单位用这一套挺有效,用到家里的儿子身上却处处碰壁。丁丁爸爸每一句话都讲得很有道理,可丁丁就是听不进去,久而久之,丁丁对爸爸还有些敌对。 小美妈妈是位“教育学”爱好者。她常常参加各种育儿专家讲座、工作坊 ,加入了多个育儿群。每次女儿闹情绪时,小美妈妈的脑中能马上出现出关于这个理论的名词和专家的话。然而,道理讲了一大通,方法也都是按专家说的来的,小美却根本听不进去。 丁丁爸爸和小美妈妈气愤又委屈,却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没错,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和孩子互动良好、关系亲近,却总是不得要领 。像丁丁爸爸、小美妈妈,他们都在育儿方面投入了精力,却在和孩子的互动中受挫,就更加想要改变局面,证明自己是“对”的、有能力的。 其实,恰恰是父母对于“正确”和“有能力”的执着,削弱了自己和孩子在一起的感受力。假如孩子身上大大小小的心情、细细碎碎的情绪都没有被看到,自然就不会为父母对于“对”的坚持而买账。 10 岁的小华去参加模型竞赛,却因为粗心忘带工具钳而影响了竞赛,最后错失了进入决赛的机会。小华自己已经很自责、懊恼了,也告诉自己下次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然而,妈妈却对他的失误感到无比惋惜和失望,频频追问他为何忘带工具钳,还一再提醒他一定要小心认真,不然以后遇上大考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就糟糕了。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对小华来说,妈妈的道理一点儿没错,但道理背后,妈妈的拳拳之心他一点儿都感受不到。他也很郁闷,妈妈为何都不想听听他参加竞赛的见闻和心情?妈妈怎么就只在意他的输赢?妈妈为何只提醒自己要小心? 小華很想跟人分享他竞赛全过程中的心情:首先,那天他怀着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去赛场门口排队,看到了其他参赛的人,小华暗暗为自己加油:平常已经做过很多练习,信任自己不会比别人差。进到赛场,小华很快就熟悉了环境。当铃声一响,他就聚精会神地开始拼装自己的模型。因为竞赛项目恰好是他比较熟练的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