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长调悠远,岁月如歌长调悠远,岁月如歌 千百年来,苍茫的北方草原上回荡着一种歌声,它绵长悠远,字少腔长,近乎无字。初听,你会被它优美的曲调所吸引;再听,你会为它与天、地、草原浑然一体所带来的意境而震撼。这就是长调。 长调少字,因为要倾诉的太多;长调悠长,因为要衬托草原的天辽地阔。正如作家艾平的散文《长调》中所描述的那样:“你的长调没有歌词,旋律很缥缈,以至听不出小节线来。一个‘啊’的发声,在任何一个高音点上无限延长,几近草原无形的古风,慢慢荡开,在露珠晶莹的草尖上,在舒展滑翔的鹰翼上都留下震动,却无法捕捉。” 长调是游牧生活的回响,是马背民族的心曲,是沧桑岁月的见证。但长调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始终不曾改变,它以亘古不变的深邃与包容化为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精神。 正是在草原上亘古长风的吹拂下,在穿越时空的阵阵长调声中,作家艾平一路走来,在生活的磨砺之下,褪去了最初的青涩,长成了木棉一样的女子。当她用带着诗意与哲思的目光回望走过的岁月,于是感悟汇聚成了文字,诗情化作了意境,沉思溶进篇章绽放出智慧的光芒。这便是散文集《长调》的由来。 敏而多思几乎是所有作家,尤其是散文家身上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敏锐地捕捉到生活的每一次律动,再经过岁月的淬炼,文学的滋养,思想的过滤,才会有一篇篇美文的呈现。散文大家秦牧就曾说过:“我所写的,都是曾经使我激动、感奋、欢乐、忿恨或思索、寻味的事情”。这就是陆机所说的“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於劲秋,喜柔条於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同样,散文集《长调》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记述了作家自身的经历。从动荡的年代讲到了多彩的青春岁月,又在沉思中娓娓诉说了中年人生的感悟。行文过程中,作家很注意用笔的分寸与节制,追忆磨难时不止于悲伤,叙述欢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乐时不流于轻狂,反思人生时不矫饰伪装。宠辱不惊,淡泊明志,字里行间处处折射出一种历经沧桑与繁华之后的大气与从容。 身为女性的作家艾平,从自身的经历和立场出发,不可避开地会去思考女性在历史与现实中的生存状态。在《最美女子中年时》《家》《女人与服饰》《女儿当自立》等篇章中,作家用探究的目光观照女性的灵魂,在锅碗瓢盆交响曲中寻觅着女性自我突破的可能和方向。即便是《长调》与《舞魂》两篇文章亦是在书写女性的命运,马背民族的女子固然多了几分豪放与坚毅,但无论是漂亮的巴尔虎女子,还是历尽沧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