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陕北说书二章陕北说书二章 陕北说书书名称考 对于陕北人来说,提起陕北说书,大概都不会陌生,你要问陕北说书是怎回事,一般人还都能给你说出个一二三,或者开口还能给你唱出四句书帽来: “弹起我那三弦定起音, 众位明公都坐稳, 今日不把别的表, 单说××事一宗。” 一个盲艺人,一把三弦或琵琶、一副甩板,唱着上面的四句,一场说书就开始了。 这是直观上的陕北说书。那和用文字怎么定义呢?什么是说书,辞海上的解释是:“曲艺名词,一般指只说不唱的曲艺,如宋的讲史、元的平话,以及现代的苏州评话、北说平书等。有时也作广义使用,兼指某些有说有唱的曲艺,如弹词、蒙语说书等。”(见上海辞书出版 1979 年版 895 页《辞海》“说书”条)这个定义一般来说已被人们认可。我们这里讨论的陕北说书,一般的称为说唱艺术。它不属于“只说不唱”的类型,是广义解释中的“有说有唱的曲艺”类型中的一种。 什么是“陕北说书”呢?对其解释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不但民间说法各不相同,辞书上的定义也不尽相同。《辞海》上的定义是:“曲艺的一些种。流行于陕西北部。一人坐着演唱。有说有唱。演唱者手执三弦或琵琶,左膝繁育檀板按节拍。曲调大都为当地民间小调。”(见上海辞书出版社 1979 年版《辞海》995 页)。《中国戏曲的曲艺词典》的定义是:“曲艺曲种,流行于陕西的延安、榆林地区。因主要伴奏乐器不同,又有以三弦伴奏为主的“三弦说书”和以琵琶伴奏为主的“琵琶说书”之分。除主要乐器外,另在小腿上绑甩板,手上绑蚂蚱板,并在桌上放小镲、醒木。一人坐唱。演唱者自弹自敲自打自唱。常用腔有九腔十八调。(见汤草元、陶雄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1 年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版《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而《中国曲艺志》(陕西卷·延安分册)的说法是:“陕北说书是受山西说唱艺术诸宫调与民歌艺术的影响,结合当地民间歌唱进展形成的,一种颇有地主特色的曲艺。”(见《中国曲艺志》陕西卷·延安分册第 35 页)。 从上面所举三种说法我们可以看出,陕北产书在流行范围方面有“陕西北部”和“陕西省延安、榆林地区”两种说法。我们只要稍一留意,就不难发现这两种说法的不同处。因为“陕西北部”是陕西省范围内的方位界定的地域称谓,而“延安、榆林地区”则是两个行政区域。概言之,前者是不念旧恶省级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地域区域,后者则完全是行政区域。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是行政区域和地域区域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