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德育教育中的探究与实践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德育教育中的探究与实践 摘 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长期以来,幼儿教育工作者坚持以德为重的原则,承担道德启蒙的任务,其指导思想可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得到观照,他强调,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育儿童的制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幼小的孩子在生活中养成好的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他们一生的生活奠定基础。 关键词:生活教育;品德教育;行为习惯 一、当前幼儿德育教育工作的误区 1.德育教育教条化 德育课所讲的东西远离孩子的生活,没有号召力,没有亲和力,幼儿园的老师不能针对孩子的个性差异,结合幼儿身心进展的特点,选择恰当内容和方法进行德育教育。幼儿老师只注重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轻视幼儿的个体差异教育,只注重理论的传授,不注重实践的体验。所以,我们要力求让德育回归“生活世界”,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教育等,力求分层递进,和谐进展。 2.德育教育知识化 德育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撞击,不能把人类这一高尚的精神活动和一般意义的知识相提并论,它的传授与接收有它的特别性。朱熹强调“知先行后”,要求先习得道德知识,再付诸行动。但道德知识若不能真正内化为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质,这种道德教育便是无效的。所以,道德教育离不开生命主体(幼儿)的体验与感悟。 3.德育教育功利化 如家长为了激励孩子学习上进,在学习上就给孩子制定一定的目标,达到要求就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家长为了培育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规定帮父母干一件家务,家长付给其酬劳。其实学习和帮父母做家务是孩子分内的事,但由于家长的错误引导,混淆了孩子的道德认识,产生了一种金钱至上的道德观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念。 二、“生活教育”是当代幼儿德育教育的必定选择 1.真实的现实生活是幼儿德育教育的丰富资源 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处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孩子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千变万化的世界影响着他们的身心,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德育素材。 2.道德融入生活,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伦理学讨论表明:“道德就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也就是说道德不是独立存在的,道德能够融入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空间和时间。在这个日益开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