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猫病毒性鼻气管炎一、概述二、病原学三、流行病学四、临床症状五、诊断六、治疗七、预防猫病毒性鼻气管炎是由猫疱疹病毒Ⅰ型所引起的高传染性上呼吸道疾病,以喷嚏、流泪、结膜炎和鼻炎为特征。一般以接触或飞沫传染为主,分泌物会传染病毒;怀孕母猫若感染此病,则病毒会经胎盘感染胎儿,甚至造成流产。一、概述猫病毒性鼻气管炎(FHV-1)在分类上属疱疹病毒科,甲型疱疹病毒亚科病毒。具有疱疹病毒的一般特性。病毒粒子中心致密,外有囊膜,双股DNA病毒。FHV-1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对酸、热和脂溶剂敏感,甲醛和酚可将其灭活。在干燥条件下12小时可灭活,在﹣60℃条件下可存活3个月,56℃4~5分钟可灭活。二、病原学FHV-1在世界上广泛分布,该病主要是接触传染,病毒经鼻、眼、口腔分泌物排出,病猫和健康猫通过鼻与鼻直接接触及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感染。静止空气中,可在1米范围内发生飞沫传播。自然康复的猫能长期带毒和排毒,成为危险的传染源。发病初期的猫,可通过分泌物大量排毒达14天之久。三、流行病学本病的潜伏期为2~6天。幼猫比成年猫易感且症状严重。患猫突然发病,体温升高40℃左右,并且呈稽留热,数天不退,上呼吸道症状明显,阵发性咳嗽和喷嚏,鼻部有浆性和脓性分泌物,结膜炎症状明显,羞明、流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进行性消瘦。鼻液和泪液的特点,初期为透明液体,随症状发展,变为粘脓性的分泌物。约50%以上的幼猫死亡,如继发混合感染死亡率更高。四、临床症状部分患猫可见角膜树枝状充血结膜水肿的变化.舌、硬腭及软腭、口唇可见溃疡,溃疡初期表现为水泡,2~3天后破溃,上皮变黄、脱落,出现典型的溃疡灶。慢性病例,可见有慢性鼻窦炎、溃疡性结膜炎和全眼球炎,严重者可失明。血象变化:发病初期可见WBC低于正常值,淋巴细胞低。四、临床症状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判断。如需确诊,须做病毒实验室检查。病毒分离鉴定、包涵体检查和血清学诊断。(1)包涵体检查:采病猫上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进行包涵体染色,见典型的嗜酸性核内包涵体。(2)血清学诊断:取病猫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做成涂片,特异荧光抗体染色镜检。五、诊断(1)给猫补充营养,每天灌食营养膏,补充维生素,让猫咪吃任何他喜欢的食品,一定要保持他的食欲。(2)鼻腔炎症治疗:适量抗生素,选择人用的上呼吸道感染常用抗生素就可以了,请切勿立即使用阿齐霉素等高级别的抗生素,猫不经常吃药,最普通的抗生素就可以有效果。服用剂量按照体重比例计算,症状减弱后减少药量至1/2原剂量维持1周后可以停药。六、治疗(3)鼻气管炎病毒治疗:鼻气管炎病毒为冠状病毒,可选用利巴韦林。可同时使用利巴韦林眼药水加强。(4)辅助抗病毒治疗:选择香雪抗病毒口服液,10ml/瓶,按照每次2.5ml剂量,每天2次喂服。(5)在此期间保暖通风,家里勤消毒,但注意避免猫消毒剂中毒。六、治疗(1)注射进口猫三联苗可预防。(2)建立良好的通风环境和消毒措施,注意环境卫生,降低饲养密度,发现病猫及时隔离、消毒,防止接触传播。(3)加强猫的营养,一定要保证病猫吃东西。七、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