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黑莓在中国主动出击黑莓在中国主动出击 美国的企业界有这样一句话:“假如一家公司的员工没人配备‘黑莓’,这家公司的业务可能也好不到哪儿去。”从企业到个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黑莓在北美都是绝对的智能手机第一选择,即使功能曼妙的 iPhone 也让绝大部分人难改初衷。 在美国发生的状况不是个案。RIM 制造出了著名的黑莓手机,在过去 1 0 年中占领了全球 4 6 0 0 万商务人士的口袋。然而,这样一款颇受世界人民喜爱的手机却在中国遭遇了困境。在与中国电信合作前,进入中国 4 年的黑莓,通过与中国移动合作开拓企业市场,仅推出过三款旧机型,销售不过数万部。另一方面,数以十万计的水货市场却尤为繁荣。此外,模仿者们却不停出现,无论是移动曾经推出的 PushMail 还是尚邮等等,都号称是“中国的黑莓”,来博取移动电邮客户的关注。由此种种,原因显然并不是中国人民不喜爱黑莓,也并非中国企业不需要移动电邮服务;除了黑莓,包括诺基亚、谷歌平台手机,以及 iPhone 三大智能手机均快速且生猛地进入了中国市场。这究竟是因为什么? 问题的症结被指向了黑莓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中国移动。通过转嫁营销压力给本土电信合作商,RIM 并不亲力亲为地去了解每一个国际市场,可以专注研发。这家目标明确的美国公司在中国也实行了同样的做法,却遭遇水土不服。其合作伙伴中国移动的做法难以让用户接受,为推行自己的 139 邮箱,移动坚持将黑莓终端与邮箱服务在价位上定位超高端,但在企业客户方面的营销与服务能力却羸弱不堪。未能选择贴心的合作伙伴,黑莓在中国的进展不痛不痒。 对于 RIM 早在 20XX 年就开始开拓的全球业务而言,中国市场无疑是一个“中国结”,可以很漂亮,也容易很纠结。 随着全球四大智能手机悉数落子中国,RIM 意识到,这里孕育着无限商机,假如再不主动发力,也许就将永远错过这一被无数次称为“最具潜力”的市场。于是,黑莓开始四年来第一次主动为中国市场变换招数,放弃将鸡蛋完全放在运营商篮子里的做法,在中国重新进行战略布局。今年 7 月,拥有丰富 IT 渠道资源及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管理能力的神州数码被宣布成为黑莓在中国的一级代理商,除了向 RIM 在中国的两家运营商合作伙伴供给货源,更重要的任务是向全国各零售渠道销售黑莓从软件到硬件的全线产品,一并提供售后及服务支持。7 月底,RIM 在北京大悦城开设了中国内地第一家黑莓零售体验中心。RIM 中国区市场总经理李彤对外公开表态,黑莓在中国将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