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安全性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安全性_第1页
1/6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安全性_第2页
2/6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安全性_第3页
3/6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安全性 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FQNs)药物属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因其在喹诺酮萘啶环的6位处引入了氟原子,所以统称氟喹诺酮类,与第1代和第2代喹诺酮相比,由于母环3位增加了1个羧基,6位引入了氟原子,增强了药物与细菌的结合能力和对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扩大了抗菌谱,提高了抗菌活性,对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某些厌氧菌和支原体等均有效,几乎适用于临床常见的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按国际非专用药名命名原则,对该类新药均采用“-oxacin”来定名,在我国音译为“沙星”。目前临床常用的FQNs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吉米沙星等。 自上世纪 80年代问世以来,世界上已有超过 1亿的患者接受 FQNs药物治疗,从1992年起,环丙沙星每年超过 10亿美元的销售额,这些都足以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但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FQNs也不例外,本文就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作一综述,归纳如下: 1. 氟喹诺酮类药物结构与不良反应关系 图 1.氟喹诺酮类母环的化学结构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品种的出现,人们不仅阐明了FQNs药物的构效关系,也逐渐了解其结构-不良反应的关系[1]。母环R1位控制茶碱相互作用和遗传毒性;3位的羧基和4位的氧离子与金属结合和螯合作用有关, R5位主要影响光毒性和遗传毒性, 光毒性强度的影响次序大致为:CH3 > H > NH2;7 位带有的哌嗪基或吡咯烷基(如莫西沙星) ,不仅可增强药物对G+ 菌的作用,延长半衰期,还由于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减少形成结晶尿的危险,另外 7位控制大脑中γ -氨基丁酸(GABA)结合的活性, 因而有某些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8位的基团主要是控制光毒性,光毒性强度的影响次序大致为:CF > CCl > N > CH > OMe。 2. 不良反应的类型 2.1 胃肠道反应 FQNs药物的胃肠道反应最为多见, 大多程度较轻,发生率为2%~20%[2] ,尤其在口服给药时,多数表现为胃纳差、消化不良、恶心等,少数可表现为呕吐、腹泻、味觉异常, 只有少数患者需因此停药,胃肠道反应与FQNs的结构无明确关系,其主要原因是化学性刺激引起,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因剂量增大而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顺序为[3]:氟罗沙星>曲伐沙星>司帕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另外,长期大剂量使用FQNs药物,破坏了肠内菌群的生态平衡,大多数对其敏感的生理性细菌都被杀灭,而少数需氧性菌及兼性厌氧菌却能异常繁殖,数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安全性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