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设计 设计原则 标准化设计:同一规格的冷凝器只分单冷和冷暖两种,蒸发器单冷和冷暖通用。单排冷凝器片距可选用为 1.4m m ,1.5m m ,1.6 m m ,1.7 m m ,1.8 m m ,为方便生产优先选用 1.4 m m ,1.7 m m ;双排热器可选用片距为 1.7m m ,1.8 m m ,为方便生产优先选用 1.7m m ;蒸发器片距可选用为 1.3m m ,1.4m m ,1.5 m m ,1.6 m m ,1.7m m ,为方便生产优先选用 1.3 m m ,1.5m m ,1.7m m ;对应每一个风量或风速,都有一个最佳片距、片型,使风量、翅片面积、噪音达到最佳配合;翅片片距的规定是基于生产工艺方便而制定的,过小或过大会造成生产工艺困难,同时片距过小易造成换热器脏堵,影响空调器的长期使用效果。 系统优化设计:为减低成本及提高空调器的综合性能,在室外风扇转速及风量确定的情况下,标准制冷运行时,冷凝器中部温度为 48--50℃,过冷度为 6--10℃,相对应的标准制热运行时,冷凝器中部温度为 0--1℃;在室内风扇转速及风量确定的情况下,标准制冷运行时,蒸发器中部温度为 8--11℃,相对应的标准制热运行时,蒸发器中部温度为 44--48℃,过冷度为 8--10℃;回气温度为蒸中温度+3--5℃,排气温度为冷中温度+30--40℃;在实际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上述特征温度,使蒸发器和冷凝器的面积、内容积、室内外循环风量、压缩机能力等相匹配,与以上标准参数相比如果有比较大的差异,必须更改设计方案。 特殊设计如高能效比、T3工况、特殊结构或噪音要求的另外考虑。 风量考虑:在室内机噪音满足方案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室内机循环风量以标况制冷时出风干球温度为 13.5℃左右为宜, 标况制热时出风干球温度为40--43℃左右为宜 ,同时为保证空调器使用的舒适性,需考虑风速适宜;室外机在噪音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风量尽可能地大;室内机风量推荐如下: 风量=3×名义能力×显热比÷(27-出风干球温度) ,显热比一般情况下为:分体机0.85 ,柜机、窗机为 0.80 ,出风干球温度推荐12--14℃。 换热器流路考虑:对于冷暖机,标准制冷(热)工况下,蒸发器(冷凝器)中部和出口的饱和温度差不大于 2℃,各出口间温度差不大于 3℃;前者是考虑到冷媒流动阻力,充分发挥压缩机能力;后者是考虑到冷媒分配的均匀性,充分发挥蒸发器换热能力;对于双排换热器,建议采用‘U’型回路,以利于在不同工况下换热器都处于良好的换热状态;从配管简化角度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