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非传染性常见病系列微课缺铁性贫血幼儿卫生保健德惠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常娥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概念缺铁性贫血儿童时期的多发病,6个月到3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占7岁前幼儿发病的1\3以上。易发人群双胎儿正常足月生新生儿贮铁充足孕期贫血早产儿饮食缺铁,如长期以乳类为主食,摄入铁少。未及时添加辅食,或单纯的素食、偏食、挑食等原因易造成铁的摄入不足。乳类、谷类、植物性食物含铁少肝脏、动物血、木耳、枣、山楂、香蕉、甜桔、肉类、鱼类、蛋黄、豆类含铁多婴儿至一岁时体重增至初生时的3倍,早产儿可增至5~6倍,故婴儿期尤其是早产儿最易发生缺铁性贫血。钩虫感染肠息肉消化道溃疡、肿瘤长期腹泻1一般表现2组织粘膜表现口角炎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易脱落、指(趾)甲无光泽、重者指(趾)甲变平、甚至凹下,呈勺状称匙状甲。反甲(匙状甲)舌乳头萎缩,舌苔光红,口腔炎,舌炎,唇炎,口角皲裂等,严重者可引起吞咽困难或咽下梗阻感。3各系统表现严重贫血,可出现心脏扩大和杂音,发生贫血性心脏病,甚至出现心力衰竭。对心血管系统影响严重贫血,常出现焦虑、失望和抑郁、孤独心理,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精神压力。4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