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北京华育智慧农业典型范例】 智慧农业系统 ITS-W SNCE/A 方案 [学习目标] 1、动手搭建一个完整的智慧农业系统的环境; 2、全面了解智慧农业所涉及的各式传感器; 3、系统性的学习和掌握无线传感网的建设、管理与应用; 4、学习传感器数据记录和操作方法; 5、掌握物联网智慧农业设计与实施的具体方法。 [本章重点] 1、掌握物联网智慧农业设计与实施的具体方法; 2、动手搭建一个完整的智慧农业系统的环境。 一、项目背景 北京市延庆县经济菜种植基地是基于北京华育迪赛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的远程监测、数据采集系统,为实现农业现代化, 科技兴农起到了重要作用。 北京华育物联网智慧农业系统,对大棚里的温度、湿度进行采集,并进行上传,蔬菜大棚里的温度、湿度对农作物的生长起到关键作用,农业专家可通过视频图象判断植株生长情况、检查是否有病虫害、大棚的温湿度是否合适,并可结合土壤酸碱度等信信息,对农户进行相应指导。该系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农业专家短缺、农民专业种植知识匮乏的现状,使专家足不出户,就可以为农民实时提供种植指导,极大节约了专家“出诊”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系统的施行,使得以往很多需农业专家亲自下到 2 / 28 田间地头的工作可以足不出户完成,一天可为身处不同区域的多个农户提供种植指导,颠覆了传统农业专家的工作模式。同时系统采集的数据也可以作为产量预测的依据,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智慧农业蔬菜大棚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农作物种植在全国范围内都非常广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好坏、及时与否对于农作物的产量、质量影响至关重要。农作物出现病虫害时能够及时诊断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农业专家又相对匮乏,不能够做到在灾害发生时及时出现在现场,因此农作物无线远程监控产品在农业领域就有了用武之地。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无线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它在许多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获得迅速发展。尤其以Zibgee无线技术为主的物联网系统,使得精准农业的技术体系广泛运用于生产实践成 3 / 28 为可能。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实践与发展,已经引起一些国家科技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 农业物联网建设主要包括环境、动植物信息检测,温室、农业大棚信息检测和标准化生产监控,精农业中的节水灌溉等应用模式,例如农作物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土地灌溉情况、土壤空气变更、畜禽的环境状况以及大面积的地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