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 前言 《医学心理学》适用于高等学校五年制临床医学、预防医学、麻醉医学、眼视光学、医学影象学、中医学、法医学、口腔医学专业的本科学生。本大纲所列内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内容。 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医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心理、社会因素对躯体健康的影响及致病作用,熟悉心理障碍和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掌握基本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按照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等专业教学计划,本学科总教总教学时数 32学时,讲授 26时,实验(见习)6时。各章讲课时间分配可参考下表: 内 容 时 数 绪论 2 心理学基础 6 心理健康 2 心理应激 2 临床心身相关问题 2 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2 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 2 临床心理评估 2 心理干预 6 合 计 26 第一章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目的:学习医学心理学有关的基本概念,医学模式转变的原因及其与医学心理学的关系,以及一般的研究方法。 掌握: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和性质;医学模式转变的原因;生物新年里社会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熟悉:医学模式的定义;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和特点;医学心理学中心理行为的定量。 了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生物医学模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概况 第二节 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第三节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 一、目的与要求: 目的:学习心理与脑和客观现实的关系,以及人的心理现象的基本特点及规律。 掌握:大脑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和协同性;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及人的社会化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的概念;知觉的特性、记忆的过程、遗忘规律、影响记忆的因素、思维的过程及创造性思维;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意志的概念及特点;个性的概念、个性心理结构;动机的概念与功能,动机冲突的基本形式;气质类型及其生理基础;性格的定义与特征。 熟悉:脑的三个基本机能系统;影响社会化的因素;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观察的概念及其条件;解决问题的思维;想象的概念及种类;情绪和情感的内容;情绪和情感的类别;意志行为的心理过程;个性的主要特征;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自我意识的概念和自我调控系统。 了解:脑的进化与心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