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和古代诗词绘画溯源 1 .1 园林意境和古代诗词绘画的含义 园林艺术是动态的空间艺术(其中有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和游览者的动态游览序列),其置景要素是一个个物质实体,按一定的主题布局,•安排诸要素组成各个园林空间,接受园林空间的主要诉诸于视觉,所以园林艺术又属于视觉艺术,且是物质因素较大的空间视觉艺术。我国的古典园林艺术注重意境的创设与表达,而古代诗词绘画在古典园林艺术意境的创设与表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承、互为因借。何为意境和园林意境?•《词海》中意境的定义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的思想境界”;•园林中的意境可理解为:“造园中所创设的各种物象的场景和创作者及游览者思想感情的交融,二者产生的共鸣,称其意镜,是创作者和欣赏者感情的倾注和升华,•是所要达到的“景外之景、物外之象”的一种最高境界”。•其创设和表达大体上有两种方法:其一是象征手法(即比拟和联想的手法)进行表达,•如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用墨石、湖石、黄石和雪石分别表示春、夏、秋、冬等四季的变化,•但是这种借比拟而产生的联想(象征手法),只有借助文学语言(园林题咏)手法,•借助文学作品创造的画面和意境,才能产生强烈的美感作用,•才能因妙趣横生而提高园林艺术的感染力;另一种是靠楹联(特别是五代末期,在唐代诗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楹联,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至宋代有所发展,特别是在园林中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题咏对园林意境进行表达,•楹联题咏是语言艺术,是意觉时间-空间艺术,它是中国古典园林诗词的精萃,•其媒介材料是词(语言)--- 一种非物质的精神载体(人为的符号),其精神内容因素较大,较空间视觉艺术(象征手法)有更大的时空领域,•语言艺术的表意功能能唤起游人的形象思维,并展开联想,去自由地联想和体验园林意境的无限空间,•达到“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如承德避暑山庄西南山区鹭云寺“静含太古山房”,意含“山仍太古留,心在羲皇上”。•所谓“静含太古”即是要学习三代以前的有道明君,突出了其意境。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言艺术(楹联题咏)的媒介材料的特征决定着语言艺术是一种精神因素内容比较大的艺术种类,其精神内容的审美价值则加大了。 刘天华曾比喻说:楹联题咏与石刻犹如西方的“标题音乐”,•这种诗和自然风景的结合是我国造园艺术家独创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标题风景”。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