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地构造学中国区域大地构造

大地构造学中国区域大地构造_第1页
1/8
大地构造学中国区域大地构造_第2页
2/8
大地构造学中国区域大地构造_第3页
3/8
- 1 - 大地构造 第 1 章:地球的层圈结构 1.陆壳与洋壳的差别? 厚度:陆壳厚,洋壳薄;陆壳平均33km,最厚达80km(青藏),洋壳平均7km. 组成: 陆壳为三大岩类, 洋壳主要为玄武岩;陆壳上部硅铝层,下部硅镁层,洋壳为硅镁层. 构造: 陆壳复杂(存在褶皱和断裂), 洋壳简单(无褶皱). 年龄:陆壳老(最老44-45亿年),洋壳新(最老2亿年). 2.岩石圈、软流圈 岩石圈:地壳与上地幔的顶部(盖层)由固态岩石组成的圈层. 软流圈:位于岩石圈之下,与上地幔过渡层之间,是地震波速低速带. 第 2 章:地槽-地台学说 1.地台 地台:地壳上稳定的,自形成后不再遭受褶皱变形的地区;岩层产状十分平缓,具有十分平坦的地貌;具有双层结构基底和盖层. 2.地盾 地盾: 地台上的相对最稳定的部分,长期处于相对上隆,没有或很少有沉积盖层,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大面积出露,周缘被有盖层的地台所环绕,平面形态呈盾状. 3.克拉通 克拉通:地壳上已达到稳定的、并在漫长的地质时代里(至少自古生代以来) 已很少受到变形的部分. 4.地台基本特征 1.地台是块状的辽阔地貌单元,一般具等轴状展布的几何形态,多为圆形、多边形的平原、高原或盆地. 2地台具有双层结构,基底和盖层: 盖层:由显生宙岩系组成,厚度小,变形微弱,未变质. 基底:时代老,厚度大,主要为褶皱变质岩组成,常伴有岩浆岩. 从这种结构上看,地槽褶皱上升后,再次下降接受沉积,可形成地台;因此,地槽经过造山作用演化形成地台. 3. 地台发展过程中保持相对的稳定,主要体现在稳定的盖层沉积上,岩相和厚度比较稳定. 4.地台区有自己的特征沉积建造和建造序列,沉积岩层之间多为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 5.在其发展过程中岩浆活动微弱、有些岩浆活动主要与深断裂有关. 6.演化过程中构造运动较弱,常形成一些同沉积的宽缓褶皱,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7.地台基底岩系中有各种变质矿产,盖层中主要为一些外生矿产. 5.构造层 构造层: 地壳发展过程中在一定构造单元里于一定构造阶段中形成的岩层组合. 6.地质建造 地质建造: 地壳发展的某一构造阶段中,在一定的大地构造条件下所产生的具有成因联系的一套岩石的共生组合.按岩石成因类型可划分为:沉积建造、岩浆建造和变质建造. 第3章: 大陆漂移 1.劳亚古陆 北美 欧洲 亚洲(除阿拉伯半岛) 2.冈瓦纳古陆 非洲 南美 南极 澳大利亚 印度 阿拉伯半岛 - 2 - 第 4章: 海底扩张 1.海底扩张说 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大地构造学中国区域大地构造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