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性精神疾病重性精神疾病是指精神活动严重受损导致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身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由于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表现为幻觉、妄想、思维障碍、行动紊乱等,并且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等疾病。重性精神病-常见的六种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旧称早发性痴呆,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具有思维、情感、感知、行为和人格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分裂”。病程多迁延,易复发,多次发病者会转入慢性状态,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智能障碍。临床特点1.多起病于青壮年。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男:女为 1:1.6。3.心理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与遗传素质因素的综合作用对本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产生一定影响。4.起病可为急性和亚急性,也可为逐渐缓慢起病。25.症状表现常涉及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多个方面。常见的感知障碍为言语性听幻觉,明显的思维障碍常表现言语无序,联想结构的松弛,思维过程的中断,与患者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情感反应也有多方面的紊乱、淡漠、迟钝、不适切、不协调、倒错以及矛盾情感。缺乏深刻细腻情感的交流。其中尤以不适切、不协调的情感最为常见。6.少数病例呈现紧张症行为,如兴奋躁动,刻板语言、刻板动作,或木僵、违拗、缄默及蜡样屈曲,或表现冲动毁物、伤人自伤等。7.病程多迁延,很少有缓解完全的间歇期,与其他功能性精神病比较,预后不理想。情感性精神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又名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病、躁狂抑郁症。这是一组情感(心境)显著改变——以情感高涨或低落(可伴或不伴焦虑)为特征的疾病。(一)躁狂症躁狂症以情绪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精神运动性兴奋为特征。临床特点1.发病年龄首次发病年龄多在 16-30 岁,女性发病年龄比男性早。15 岁以下,50 岁以上发病者少见。春末夏初时发病率较高,少数患者有固定的好发季节。起病多为急性。可有头痛、无力、行动减少等先兆症状。2.临床表现为持续的喜悦、愉快和乐观,感到周围一切都充满生机,自我感觉良好。睡眠需要减少患者睡眠时间比平时明显减少,但整天精力充沛,不知疲倦。言语增多患者语声高亢、速度加快、滔滔不绝不易打断。当患者处于易激惹时,3言语带有敌意、抱怨、或指责性的激烈演说。(二)抑郁症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