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 1:物有所值定性分析方法物有所值定性分析采用专家评分法,主要包括确定定性分析指标、组成专家小组、 召开专家小组会议和做出定性分析结论等。一、确定定性分析指标项目本级财政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在专家评分表(附表1)中已给定的基本指标及其权重基础上,组织确定不少于三项附加指标及其权重。附加指标可以从推荐的附加指标中选取,也可另行提出,但不可与基本指标重复,附加指标权重之和为20%。基本指标和推荐附加指标的评分参考标准见附表 2;另行提出附加指标的,应一并提出相应的评分参考标准。(一)基本指标说明1.全生命周期整合潜力。主要通过察看项目计划整合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情况来评分。采用PPP 模式,将项目的设计、建造、融资、运营和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环节整合起来,通过一个长期合同全部交由社会资本合作方实施,是实现物有所值的重要机理。2.风险识别与分配。主要通过察看在项目识别阶段对项目风险的认识情况来评分。清晰识别和优化分配风险,是物有所值的一个主要驱动因素。 在项目识别阶段的物有所值评价工作开始前,着手风险识别工作,有利于在后续工作实现风险分配优化。3.绩效导向。本指标主要通过察看在项目识别阶段项目绩2效指标的设置情况来评分。PPP项目的绩效指标,特别是关键绩效指标,主要确定对PP 项目运营维护和产出进行检测的要求和标准,例如,针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或可用性) 等。绩效指标越符合项目具体情况,越全面合理, 越清晰明确, 则绩效导向程度越高。4.潜在竞争程度。主要通过察看项目将引起社会资本(或其联合体)之间竞争的潜力,以及预计在随后的项目准备、采购等阶段是否能够采取促进竞争的措施等来评分。5.鼓励创新。要通过察看项目产出说明来评分。一般来讲,产出说明应主要规定社会资本合作方应付产出的规格要求,尽可能不对项目的投入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具体实施等如何交付问题提出要求,从而为社会资本合作方提供创新机会。6.政府机构能力。主要通过察看政府的PPP 理念,以及结合项目具体情况察看相关政府部门及机构的PPP能力等来评分。PPP理念主要包括依法依合同平等合作、风险分担、 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等,以及PPP 不仅是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融资手段,更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等的重要手段。政府的PPP能力主要包括知识、技能和经验等, 包括可通过购买服务获得的能力。7.政府采购政策落实潜力。主要通过预计有效落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