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第三章振动污染及其控制1. 什么是振动污染?振动污染具有什么特征?答:振动污染:振动超过一定的界限 , 从而对人体的健康和设施产生损害, 对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形成干扰, 或使机器、设备和仪表不能正常工作振动污染的特点主观性: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感觉公害。局部性:仅涉及振动源邻近的地区。瞬时性:是瞬时性能量污染,在环境中无残余污染物,不积累。振源停止,污染即消失。2. 振动污染的来源及其影响答:振动污染的来源于自然振动和人为振动自然振源由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引起。自然振动带来的灾害难以避免,只能加强预报减少损失。人为振源主要包括(一)工厂振动源(二)工程振动源 (三)道路交通振动源 (四)低频空气振动源。振动对生理的影响主要是损伤人的机体;振动对心理的影响主要是心理上会产生不愉快、烦躁、不可忍受等各种反应;振动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主要是振动可使视力减退,使人反应滞后, 影响语言交谈,复杂工作的错误率上升等;振动对构筑物的影响主要是振动导致构筑物破坏。3. 简谐振动系统具有哪些性质?答:简谐振动是最简单的周期振动定义:某个物理量(位移、速度或加速度) 按时间的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的振动。简谐振动系统性质:(一)自由振动(二)受迫振动(三)振动体与共振4. 共振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有何危害?如何防止?答:共振现象产生是激振力受到过滤乃至变形,某些成分被突出、扩大后传递,大多数场合存在若干种形式的共振现象。危害是共振引起的扩大。共振现象的主要形式有4 种(1)包括基础在内的机器质量和支承基础的支承弹簧引发的力的传递即为共振。(2)激振力传递过程中,可能发生因地质构造引起地基共振的现象。(3)从受振(即受损方)还须考虑与振源同样的机械或建筑及其支承引起的共振。(4)当机械或建筑的部分或部件的固有频率与传递来的激振力频率一致时,就会强烈共振。防止共振主要方法:(1)改变机器的转速或改换机型来改变振动的频率;(2)将振动源安装在非刚性的基础上以降低共振响应;(3)用粘贴弹性高阻尼结构材料来增加一些波壳机体或仪器仪表的阻尼,以增加能量散逸,降低其振幅;(4)改变设施的结构和总体尺寸或采取局部加强法来改变结构的固有频率。5. 沿地面传递的波动具有什么特点?答:波动沿地面的传递特性(1)波动传递的顺序首先观测到与地面平行的P 波,其次是 S 波,而后是具有与地面垂直振动分量的 R 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