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身份》:甄子丹刷新烂片新底线,能为爱国拍戏吗?文/ 马庆云西洋人看中国人的武打,跟我们一百年前看他们的“奇技淫巧”一样,不过是怀着好奇猎艳的心理罢了。在这种心理作祟下,西洋人给中国的武打明星冠以了关注度,这种关注度,很类似大陆人交口称赞苍井空老师一样——虽口头称赞,但内心觉得,不过“呵呵”二字。在此文化背景下,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等一大批武打影星“假冒”国外知名度,在国内“招摇撞骗”,难免让人想起钱钟书老先生 《围城》里边所揭示的——在西洋留个学,假装个文凭,在中国,就能混了。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等人, 历来在中国内地便以片酬最高著称,这本身就很中国特色。 列位殊不知, 即使苍井空在中国如火如荼,也未见其片酬名列一线影星榜单。过高追捧这些武打演员,实乃是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的文化自卑导致——我们急需一种被西洋人认同的观念已经深入每个人的骨髓。成龙自然是中国当局力挺的主旋律演员,虽遭遇民众拿脚投票,其主演的《辛亥革命》电影票房惨败事件,但通过浑身解数,也用《十二生肖》的票房扳回一局——虽然笔者一直怀疑该部电影票房水分巨大。再说李连杰,近年老了,多走文戏路线,但在大陆的文化话语语境中,李明显不得文艺要领, 拍出来的东西不痛不痒。 但其 2013年年初,与文章合作,推出电影《不二神探》,虽属烂片,却多欢笑,也算勉强及格。唯独甄子丹,近年十分尴尬。三年来,无一部可以搬上台面的电影。在面对前面两者票房均以数以亿计的当下,甄子丹刚刚上缴的电影答卷《特殊身份》显然气数已尽,过亿便是观众对他的照顾。甄子丹在娱乐圈口碑不佳,或与个人人品有关,但其该部电影作品透露出来的迷茫与乱七八糟,却是其人生从艺旅程中十分可怕的一面。甄子丹完了——或许, 很多影迷跟我有相同的想法。电影《特殊身份》一度连讲一个连顺故事的能力都丧失殆尽,难免让众多影评人觉得, 好好写一篇影评, 都是对自己文字的侮辱。因此,网间一度出现大量简单抨击的文章,直接骂《特殊身份》为王八蛋,连论证的心思都觉得是浪费了。一部电影,若能如此这般,也算是真个烂到了极致。乃至于有些本人认为定是违心之作的影评,如方聿南者(我跟他是朋友,点名伤一下自己人吧),即便为该部电影叫好,也只能说甄子丹好能打哟。作为武打演员,能打,只是基本功,好比日本的女优演员能上床一样。基于基本功的歌颂,只能证明,被歌颂人只具备基本从业资格罢了。想看打架,去看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