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及职责为了切实加强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积极有效控制学校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制度。一、成立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组长:副组长:组员:职责:每月负责全面检查食堂卫生管理工作。二、成立学校食堂日常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检查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职责:食堂日常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检查小组应每周(不少于两次)不定时地到食堂按《食堂食品卫生量化管理评分登记簿》细则来检查和督促灶务人员的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工作,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如果食堂安全卫生不符合标准的,应立即要求食堂灶务人员进行整改;如果灶务人员不予采纳则上报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三、建立食堂承包工作人员分工负责制组长:副组长:1、认真履行协议的有关规定,坚持在岗在位,管理好食堂。有计划安排好每周食谱,保证质量。确保就餐人员按时用餐。2、教育职工牢固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思想,增强工作责任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食堂的服务水平。3、经常听取师生员工对食堂工作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服务态度,保证伙食标准。4、保持良好的食堂环境及饮食卫生,不售腐烂、霉变、过期等食物。5、按相关食堂管理规定认真组织炊事人员参加体检,保证服务人员的个人卫生健康。所有食堂从业人员要分工不分家,齐心协力做好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工作。四、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杨保柱校长为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食堂食品的卫生安全工作;副校长肖正红具体负责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制定相关制度和工作的安排落实;食堂日常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检查小组负责日常安全卫生工作的检查;负责食堂采购食品的验收工作和学校师生的就餐工作。学校食堂领导小组或检查小组成员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与规章,落实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督与检查,严格责任追究,以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小学食堂安全工作预案食堂是师生就餐的场所,直接影响着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防范部位。一、饮食安全1、食堂工作人员须按照上级防疫部门的要求定期检查身体,要持《健康证》上岗。2、炊事员、服务员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3、食堂工作人员必须注意个人卫生,指甲要常剪,头发要常理。4、保管员要注意物品存放,生、熟食要分开,以免交叉污染。5、食堂管理人员要切记,严禁腐料变质食品进入食堂。6、食堂所用餐具和炊具,要做到一餐一消毒,并且认真做好消毒记录。二、设备、用电、用火安全1、岗位工人自觉严格遵守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2、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及时填写记录,要求记录齐备。3、会处理本岗位设备发生各种事故,具有自我保护能力。4、坚持用火用电,逐级审批制度,用火用电部门有安全措施。5、严禁私接乱挂,防止发生电击、电伤事故。6、经常检查消防器材是否能用,并认真做好安全检查记录。7、烧火间要做到人走灯灭,不能乱堆杂物。三、应急措施1、如果发现有人中毒,要马上送到医院,同时报告上级防疫部门。2、如果发生火灾,立即打开所用安全出口组织人员疏散,同时拨打“119”警电话,准确报告发生火灾位置。组织义务防火组进行灭火。小学食堂监督与管理制度1、学校建立校长负责制,并配备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2、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学校把食品卫生安全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3、学校食堂必须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学校食堂不得开办;要积极配合、主动接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监督。4、学校食堂建立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相关的卫生管理条款在用餐场所公示,接受用餐者的监督。食堂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车间、食品原料存放间,防止投毒事件的发生,确保教师用餐的卫生与安全。5、学校对学生家长加强饮食卫生教育,进行科学引导,劝阻学生不买街头无照(证)商贩出售的盒饭及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食物要索证定点采购。6、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定期组织对学校食堂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