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课测试复习资料选修《现代生活与化学》第九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基础认知1、糖类是绿色植物_____________的产物。由_____、______、_____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也叫_______________(通式为___________),但其实此名称并不能真实反应糖类的组成和特征,如_________是糖却不符合此通式,而符合此通式的,如_________、_________却不是糖类。2、葡萄糖分子式________,是一种___色晶体,有____味,___溶于水3、葡萄糖的还原性和银氨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新制Cu(OH)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源①葡萄糖提供能量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粮食中的糖类在人体中转化成________而被吸收,在体内有三条途径,即:a、直接氧化供能;b、转化成______被肝脏和肌肉储存,当血液中的葡萄糖即血糖的质量分数低于正常值______时,糖元就释放出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c、转变为______,储存在____________5、蔗糖和麦芽糖是_____糖,它们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淀粉是一种重要的_____糖,分子式________,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天然_________化合物,_____甜味,是一种___色粉末,___溶于冷水,但在热水中一部分______,一部分______。它能水解。淀粉在人体内的水解过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在酸的催化下逐步水解,其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淀粉的特性:_______能使淀粉溶液变成______色。这是实验室检验_____________存在的重要原理。7、纤维素是_________通过_________生成的,是构成_________的基础物质,它是______色,______气味,______味道的物质,是一种______糖,属于____________。纤维素在酶或浓硫酸催化下发生水解,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但在人体内不可或缺,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础练习1、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A.葡萄糖B.果糖C.蔗糖D.甲酸丙酯2、下列各组物质中,相互间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A.淀粉和纤维素B.蔗糖和麦芽糖C.C4H6和C5H8的烃D.C4H10和C20H42的烃3、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水解生成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的有机物的是()A.蔗糖B.麦芽糖C.乙酸乙酯D.甲酸乙酯4、下列关于蔗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蔗糖是最重要的二糖,它的式量是葡萄糖的二倍B.纯净的蔗糖配成的同业中加入银氨同业,微热,不发生银镜反应C.在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看不到有银镜D.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可观察到颜色变黑,并有泡沫生成5、下列实验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SO2、Cl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NH4Cl晶体、固体碘受热时都能气化C.福尔马林、葡萄糖与新制Cu(OH)2共热时都能产生红色沉淀D.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都能使其褪色6、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还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A.乙醇B.乙醛C.葡萄糖D.丙烯酸7、青苹果汁遇碘水显蓝色,熟苹果汁能还原银氨溶液,这说明()A.青苹果中只含有淀粉而不含单糖B.熟苹果中只含有单糖而不含淀粉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D.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8、在100mL0.1mol/L的蔗糖溶液中,经水解反应转化了85%,则产生的葡萄糖质量是多少?9、把一定量的淀粉和少量淀粉酶配成溶胶灌于半透膜袋中并置于盛有热的蒸馏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进行如下实验,回答相关问题。(1)淀粉在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2)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滴入新制Cu(OH)2悬浊液中加热煮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3)要证明淀粉在这段时间内未水解完全,应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