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12024 年 5 月 29 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第 一 部 分 总则一、编制目的和依据为全面提高学校处理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障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保持学校稳定和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进展,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厅相关预案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二、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和适用范围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和高校特点,本预案主要适用于以下各类事件:1、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校园内外涉及师生的各种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请愿以及集体罢餐、罢课、上访、聚众闹事等群体性事件,民族宗教事件,各类恐怖袭击事件,师生非正常死亡、失踪等可能会引发影响学校和社会稳定的事件等。2、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以及所在地区发生的、严重影响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3、事故灾害。包括学校楼堂馆舍内发生的火灾、建筑物倒塌、拥挤踩踏等重大安全事故,校园重大交通安全事故,校园水面冰面溺水事故,大型群体活动公共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后勤供水、电、气、热、油等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核与辐射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4、网络、信息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利用校园网络发送有害信息,进行反动、色情、迷信等宣传活动;窃取国家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保密信息,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各种破坏校园网络安全运行的事件。5、自然灾害。包括气象、洪水、地质、地震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等。6、考试泄密、违规事件。包括在学校进行的各类考试中,在命题管22024 年 5 月 29 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理,试卷印刷、运送、保管等环节出现的泄密事件,以及在考试实施,评卷组织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违规事件。7、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突发公共事件。本预案适用于本校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凡涉及跨校或本省区域的,依据有关预案处理。三、突发公共事件的级别突发公共事件根据事件的紧迫程度、形成的规模、行为方式和激烈程度、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一般分为:I 级(特别重大事件)、II级(重大事件)、III 级(较大事件)、IV 级(一般事件)。四、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教育疏导各级党政部门要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立足防范,抓早、抓小。切实解决好群众关怀的问题,积极做好教育疏导工作,仔细开展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