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春给青年教师的100 条建议1、你的角色认定是什么?一个人如果心中(不是口头上)认定自已是什么人,他多半就会真的成为什么人,这种作用叫做“自我心理暗示”,实际上就是你自已引导自已走向你的角色。寻找当老师的感觉只对他们的违章行为特别敏感,你以纠正学生的各种错误为已任,——警察你迷信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狠”字,使学生24 小时处在您的监视或遥控之下,不给他们一个偷懒耍滑的余地——监工不断出台各项土政策,令行禁止,上级布置的任务都出色完成,在各项评比中名列前茅,——官员把要完成的任务层层分解并加以量化,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经理对学生急了真骂,骂完了又真心疼——班妈以体力换质量——技术工人竭力把辛辛苦苦喝到肚子里的墨水倒给学生——教书匠一、意识强于教的意识这是一种对信息的开放态度。教育,不以自我教育为龙头,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当教师养成了对信息的开放态度,总是以好奇的、 学习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时候,他就会发现每一天、每一堂课、每一个学生都新鲜的,教育的学问是奇妙无穷的,他没有“重复自已”的厌倦感,也没有“占山为王”的孤独感。二、交流意识强于传达意识学生要逐渐成为主体,教师也要真正确立自己对知识的主导地位。在师生的交流中,教师不能放弃自担负的指导者、启发者、管理者的任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以教师为主导”。三、帮的意识强于管的意识帮是以被帮助者为主体的,我要帮助你,大主意得你拿,事情得你干;我可以推你一下,拉你一把,至于走向什么目标,达到什么标准,那是你的事。教师没找到当老师的感觉,却找到了当警察、当监工、当官员、当经理的感觉,都是因为管的意识远远超发货票帮的意识造成的。四、长远意识强于短期意识官员希望在任期内出政绩,校长希望一个学期就上一个新台阶,教师要求学生赶快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家长们则睁大眼睛盯着孩子的名次,考试分数已经成为生产指标一类的东西。一个名副其实的教师,当然也很注意学生的眼前成绩,但是,他更注意学生的“后劲” ,因为他是为孩子的一生着想,是在为国家培育人才。老师应有的感觉到底是什么?他应该是学习意识强于教书意识,交流意识强于传达单意识, 帮的意识强于管的意识,长远意识强于短期意识。这种感觉只能自己去找到, 别人既无法硬塞给你, 也无法赠送给你。2、不做“脑力劳动者中的体力劳动者”中小学教师应该属于脑力劳动者,他们中的多数(甚至大多数),其工作主要靠的是拼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