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环评项目查看现场要点记录1、环境现状调查(1)调查范围项目现场前详细阅读资料,了解项目情况,根据技术导则要求初步确定项目的评价范围,重点针对调查范围内的敏感点。污染类项目: 一般情况下, 对项目周边 200m 范围内的敏感点作详细调查,生态类项目:(2)调查对象及调查重点调查的对象主要包括敏感点和外环境。敏感点调查调查范围内以下情况:重要生态敏感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保护单位、珍稀保护物种分布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水生生物“三场”等居住生活区——居民点、学校、医院、疗养院、科研单位基础设施——变电站、高压线、车站地表水体——包括河流、水库、市政污水管网、城镇污水处理厂等饮用水源——河流型水源、水库、井泉、供水设施<自来水厂、提升泵站、输水管道 >等其它:如林场、基本农田、养殖场、岩溶塌陷地带等外环境:项目周边的工矿企业 (尽量调查其产排污情况) 、公路、铁路、高压线及变电站、垃圾收集站、污水处理厂、危险化学品储库、周边用地规划及其它可能对本项目产生影响的外环境等。——结合项目外环境情况,初步判断项目的选址合理性。敏感点和外环境落实到平面布置图或地形图上,若无此图,则手工绘制草图。标注其方位、距离、受项目影响因素及可能对项目造成的环境影响等。(3)现场记录要全面针对项目将项目情况、周边环境情况等均采取摄像、照片等形式记录,2 调查内容尽量要做到详细,原则上照片数量不得少于30 张。2、企业基本情况调查(1)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调查了解项目所在地理位置;调查了解项目企业合法证明材料(企业法人证、企业营业执照等,矿山类需“五证”)、立项批文(或备案登记证;发改委等部门)、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 设计方案等)、规划用地许可证 (或项目选址意见书)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或生态恢复治理方案,主要为矿山类项目)、土地利用有关文件、总量控制指标(即排污许可证)及原有环评批复、其它相关政府文件(例如会议纪要等) 。矿山类项目还需调查矿区划定批复、储量核查批复、地灾批复、煤质监测报告、瓦斯等级鉴定书等。(2)企业总平面布局有企业总平面布置图的要对照核实(不一样的地方作出标注;尤其是矿山项目的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图尤其要关注)若无总平面布置图需现场对照手绘(3)生产工艺及产排污环节现场调查了解清楚整个企业的生产工艺及产排污环节,落实采用的原材料基本情况(名称、用量、厂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