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产偏差处理管理规程目的:建立一个生产过程偏差处理的管理规程。范围:生产过程中的偏差。职责:生产部部长、质量管理部部长、QA主管、生产主管、车间主任、班组长、操作人员、QA质监员对本规程实施负责。内容:1. 偏差范围1.1 物料平衡超出收率的规定限度范围。1.2 生产过程控制时间超出工艺规定范围。1.3 生产过程工艺条件发生偏移、变化。1.4 生产过程中设备突发异常。1.5 产品质量(含量、外观)发生偏移。1.6 跑料。1.7 标签实用数与领用数不符。1.8 生产中出现的一切异常。2. 偏差处理原则确定不能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符合规定标准,安全、有效。3. 偏差处理程序3.1 发生偏差时,必须由发现人填写“偏差通知单”。将“偏差通知单”交给班组长,并通知车间主任及QA质监员。3.2 车间主任及班组长会同有关人员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提出处理方案。3.2.1 确认不影响产品最终质量的情况下继续加工。3.2.2 确认不影响产品最终质量的情况下,进行重新加工或采取补救措施。3.2.3 确认不影响产品最终质量的情况下,采取再回收、再利用措施。3.2.4 确认影响产品最终质量的情况下,应报废或销毁。3.3 班组长将上述调查结果及提出的处理方案,填写“偏差处理报告单”,经车间主任签字后上报。生产主管审核签字,生产部部长、质量管理部部长批准签字后生效,复印件留QA处,原文送回生产部。3.4 车间按批准的方案实施。实施过程要在车间主任及QA质监员的控制下进行,详细记入批记录中并将“偏差通知单”及“偏差处理报告单”附于批记录后。2 4. 相关事宜若调查发现有可能与上批产品有关联,则必须立即通知生产部部长、质量管理部部长,禁止相关批次产品放行,直到调查确认与之无关方可放行。三极管检验标准文件编号QC018 生效日期2007.07.18 批准审核拟制版本 / 修订号B.0 制订部门品管部1.0目的:为使三极管来料符合本厂之产品要求,特制定检验和判定标准。2.0 范围:适合本公司所有来料三极管检验3.0 检验环境:在正常光源下,距30CM远,以适宜视角观看产品。4.0 检验内容 : 检验项目检验内容检验方法判定标准CR MA MI 外观1、主体规格,极性丝印清晰可辨认。目视√2、本体破裂。√3、引脚发黑氧化。√4、引脚断裂。√结构外形尺寸符合材料确认书要求。游标卡尺√电气特性1、 放大倍数β :符合材料确认书需求。设定峰值电压范围:32V 功耗限制电阻: 250ΩIc :10MA Ib :0.2MA Vce:5V 晶体管图示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