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 静脉输液是门诊输液中最常见的给药方式及护理技术操作。静脉输液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 也是临床疾病护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 护理人员应当熟练掌握这门技术。然而, 在临床护理中, 静脉穿刺是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 而穿刺部位出血、 淤血也不少见。如何避开穿刺部位的出血、 淤血, 取得较好的按压效果, 减轻病人痛苦。以下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及穿刺部位出血、 淤血的原因与处理方法等的内容: 一、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及技巧、 护理及观察1.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及技巧 ( 1) 静脉输液配制药物的技巧 配制液体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 遵循药物配伍禁忌规律, 避开使用不合格药液, 防止输液反应发生。护士在加药前必须对每位输液病人的静脉用药进行评估, 推断液体间是否有配伍禁忌存在, 每个新药使用前应先学习说明书, 注意有无配伍禁忌。对某些尚不能确定是否存在有配伍禁忌的药剂(如中药制剂和抗生素), 须在顺次输注之间用等渗液冲洗输液管, 避开药物在输液管内混合。同时还要注意检查药物是否需要实行遮光等措施。 配制粉剂药物时, 可用注射器注入输液瓶 10~20ml 空气, 再回抽液体注入粉剂药物瓶中, 注入的液体量最好在 4~8ml, 待药粉充分溶解后, 将注射器内空气推小部分在药瓶内, 回抽药液, 注入输液瓶内, 这样既可省力又可避开药液浪费。当药液注入输液瓶以后, 将注射器在输液瓶内回抽 10~20ml 空气, 再将输液器插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入输液瓶内, 可避开因输液瓶内压力太大而造成排气管漏水和堵塞的情况发生。 配制安瓿类药剂切忌用物品敲开安瓿, 对于需要锯开的安瓿, 锯痕应小于 1/4 周, 并用酒精棉签消毒以减少玻璃碎屑;在抽液时针头应臵于安瓿中部, 因为针头臵于颈口时玻璃微粒污染最多, 而臵于底部容易发生钝针。 ( 2) 静脉输液排除气体的技巧: 过去常规的静脉输液排气法容易使输液管内产生气泡 , 其原因是墨菲氏滴管转正呈垂立状态时, 瓶内液体呈线状垂直流入液面, 由于瓶内负压加重力的作用, 液体在快速下坠时可形成冲击力, 而墨菲氏滴管内的液体容量不能有效地缓冲其冲击力, 导致液体带着气泡快速而直接地流向下段滴管, 故容易发生气泡。 现在普遍主张使用的是新的排气方法。即首先将墨菲氏滴管倒臵, 打开调速器, 使液体自然滴入滴管内, 当管内液平面达 1/2~2/3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