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唐红花 结合综合教研组的实际情况,今天我主要从教学活动的命名和活动目标的制定两个方面来和各位老师进行交流与探讨。 一、教学活动的命名要规范化 活动的命名看似简单,但实际上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活动名称应反映该活动的内容,一般包括课程模式(主题活动、领域活动)和具体的课程内容两部分。 主题活动的活动计划,写法较为简单,可直接点出其主题,如“主题活动:秋天”;其二级网络的具体活动可以写为‘活动一:秋天的天气’“活动二:秋天的水果”“活动三:秋天的叶子”等。 领域活动的活动计划,要先说明该活动属于哪个领域,最好直接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的五大领域(健康、社会、语言、科学和艺术)来命名。但在幼儿园教育实际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师习惯于沿用以前的“六科教学法”来命名。如将活动直接命名为体育活动、语言活动、科学活动、数学活动、音乐活动、美术活动。 二是命名不规范。如将社会领域的活动命名为社会性活动、数学活动命名为计算活动。三是命名非常混乱、多样。有的以内容类别来命名,如语言活动直接命名为儿歌:《数鸭子》、故事:《小黄鸡借伞》;音乐活动直接命名为歌曲:《坐飞机》。有的以活动类别来命名,如听说活动:春天来了;看图讲述:小猫钓鱼。早期阅读活动:三个和尚。下面列举几个案例进行对比。 ※案例一 不适宜的命名――歌曲:《大树妈妈》;歌唱活动:大树妈妈;音乐活动:大树妈妈 适宜的命名――艺术活动:大树妈妈(歌曲);艺术活动:大树妈妈(歌唱活动) ※案例二 不适宜的命名――故事:春天的电话 适宜的命名――语言活动:春天的电话(故事) ※案例三 不适宜的命名――讲述活动:小猫生病了 适宜的命名――语言活动:小猫生病了(讲述活动) ※案例四 不适宜的命名――计算活动:5的组成 适宜的命名――科学活动:5的组成 二、活动目标的设计 活动目标是根据教学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在充分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状况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某一教学活动所设定的拟最终达成的结果,它是每一次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活动目标是教学目的和任务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是教学活动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依据,也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 任何一次教学活动,不论是全班性的还是小组性的,都应该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能够达成的目标。因为活动目标决定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