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提高公务员的心理调适能力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社会急剧变革和经济体制渐进转轨,一方面带来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给社会各个群体带来巨大冲击和压力。公务员作为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他们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们个人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精神得以陶冶,大多数公务员乐观进取,心中充满阳光。但是,部分公务员也存在着心理障碍大、焦虑困惑多和缓解压力弱的现实问题。这一现象值得关注。本文试就我国当前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心理调适问题谈一点个人粗浅认识。 一、当前我国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 谈及公务员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有些人眼里似乎是小题大做、无病呻吟。先让我们看一则新闻“清华大学电机系讲师焦连伟突然发病去世,3 6 岁。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高文焕发病去世,4 6 岁。中国社科院学者萧亮中工作中猝死,3 2 岁。浙江大学博导何勇因病去世,3 6 岁。广州市卫生局一位副处长从 1 0 层办公楼窗户跳下,当场死亡。他年仅 3 7 岁,有妻有儿,在外人看来生活幸福美满。同事只在他临终前一周发现他有些闷闷不乐,却没想到他选择这样的方式提早结束自己的生命。很多人怀疑他是因抑郁症而自杀。据有关部门调查,发现公务员的心理问题非常普遍。中层以上职位的公务员尤其明显”。公务员群体急切需要心理压力调适和 2 心理健康辅导。 二、公务员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压力产生的原因 1 、职业特点的公共性问题。公务员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与行政权利密切相关。这使得他们具有“以公共权利谋得个人利益”的能力和机会,可能经常会遇见道德选择的两难困境。公务员也不是圣人,当面临这些机会的时候凡人都可能犹豫,毕竟那是有诱惑的东西。所以公务员的职业特点决定了经常要抗拒诱惑。 2 、社会责任问题。公务员从事的职业是非常高尚的,社会责任重大,社会责任感强的公务员们,在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往往容易受到自身能力的局限。这时候容易导致公务员苦闷悲观失望。特别是当前官员的问责制更容易使官员心理蒙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3 、官僚主义和“官本位”思想危害。公务员群体在政府部门工作很容易受到中国长期的官本位思想的毒害,影响和压制。这种环境容易阻碍公务员的个人情感发展,使人在这种无形的制度下丧失了人的思想感情,使人性扭曲,久而久之可能导致公务员循规蹈矩,刻板,逢迎上司,圆滑等性格特点,使心理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