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复习大纲一、单选题(每小题 1 分)1、1958 年,美国教育学家柯尔克制定了第一个早期干预的教育大纲。P52、1975 年美国公布了一项重要的法案《全体残障儿童教育法案》,旨在向 3~21 岁特殊儿童和青年提供免费的公立学校教育。P63、器官的功能代偿说认为,有机体的某一部位或器官发生病变或功能失常时,有机体可以通过新的条件建立联系,调动器官的残存能力或者其他器官的能力对失去的功能进行补偿和代替。P194、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在研究小动物的过程中提出刻板印象概念,并把这一概念用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认为儿童在某一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但是过了这一时期,再去学习就比较困难了。P215、“狼孩”维多克由于长期与人类社会隔绝,缺乏正常的语言环境刺激,被发现后虽然悉心教养,但是最终也没有学会说话,这说明语言发展具关键期。P226、视野半径小于 10°者,不论其视力如何均属于盲。P347、“白痴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紊乱”,这一观点是由智力障碍教育创始人塞甘提出。P508、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上下一前后一左右。P849、儿童先学会控制头部,然后是手臂、躯干,最后是腿脚,这是满足动作发展的首尾原则。P8510、对视力障碍儿童进行早期干预训练的时候,要着重保护其残余视力。P8911、光学助视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调整焦距或物距来扩大物体在视网膜的成像,因此我们可以使用放大镜来改善视力障碍儿童的学习效果。P9112、视力障碍儿童一般在 12 岁左右开始学习使用盲杖,以便其行走。P9513、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形状、大小、距离和方位等内容进行训练,这是在对智力障碍儿童空间知觉的训练。P10314、在地上画几个适合儿童步幅大小但形状稍大的脚印,让智力障碍儿童踩着地上的脚印走,这是在训练智力障碍儿童哪方面的能力?平衡能力 p10515、认为儿童语言的获得,具有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P11916、积极的、良好的依恋关系是安全性,儿童表现为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出不安、哭闹,当母亲回来时表现得高兴,并能很快恢复情绪。P17717、儿童时常表现为对他人进行身体伤害、言语伤害或者情感伤害的行为,被称为敌意性攻击行为。P17918、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里斯提出了著名的 ABC 情绪理论,来进行情绪调节。P19219、我们一般把智力超常的儿童称为“天才”,古希腊哲学家也很重视智力超常人群的教育,他把这类人称为金人,并主张教授他们哲学、玄学和科学知识。P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