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热电分公司化学危险品泄漏事件处置方案危害物化学药品处置物资见附件2危险因素分析1生产过程中,使用和储存氢气、乙炔、氮气、氧气、氨水、液氨的气体、液体。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可能引发容器破裂,物质泄漏,发生人员伤亡、爆炸和火灾事故,对环境造成破坏。2化学制水过程中使用的硫酸、盐酸、碱液等液体,发生泄漏能灼伤人体组织,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对环境造成破坏。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名称1、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药品储罐区域;2、检修库房,化验药品库;3、制氢站区域,液氨储罐、气化区域;4、水汽加药间等。事故征兆设备及管道漏;液位计显示异常。化学药品储存地点有刺激性气味。PLC系统显示或声音报警。事故类型化学危险品泄漏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1、化学腐蚀伤害事故;2、环境污染事故;3、化学药品燃爆事故;处置组织机构(具体人员见附件1)职务对应部门及人员主要职责组长部门主任、书记全面负责紧急状态下应急救援工作,根据相关危险类型、事故潜在后果、现有资源下达应急救援过程中重大事项的最后决定。发布预案的启动和终止命令,决定是否需要外部救援组织支援,协调厂内各部门资源,及时了解掌握现场事1件发生和发展情况,指挥应急处置小组组织现场抢救、及时上报事故等。副组长部门副主任组长不在时代行组长职责,协助组长负责抢险事宜,指挥、组织、协调应急救援现场的有关工作。组员生产专工,安全专工,运行、检修、化验班长保证在岗人员的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事故原因的现场调查取证,控制事故现场紧急情况,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配置。及时准确报警,全面了解事故发生的情况,制定现场抢救措施,负责根据应急处置方案及应急处置小组命令实施应急处置措施。现场人员现场运行、检修人员负责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应急处置方案对现场的紧急情况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包括关闭阀门、停止设备、报警、抢救伤员等。处置措施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现场人员应尽快撤离到上风口位置,佩戴好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立即向上汇报泄漏情况。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1.1酸、碱撒到地面上应及时用大量清水冲刷干净。1.2当酸、碱溶液排放到地沟内,应立即用碱性溶液或酸性溶液进行中和,防止地下管道受损和造成污染事故。1.3化学药品溶液漏至地面时,采用围堤堵截方法:用沙土等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将泄漏物收集或进行无害化处理。1.4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在厂内发生事故时,人员应尽快撤离到上风口位置,并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其他机动车驾驶员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地撤离事故现场。1.5当供氢系统泄漏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隔离,无法隔离时应停止供氢。当储氢罐等发生泄漏时,应采取措施隔离,无法隔离时,应启动采取堵漏措施,如堵漏不成功应采取降压措施缓慢降低氢压,同时准备介质置换物资,要注重防火工作。如上述措施无效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2化学药品大量泄漏时通知保卫人员在其周围拉上警戒线或竖立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3警戒区内要堵截一切火源,易燃易爆品区域应尽可能不开启灯具和动用电器,即使救援需要也必须禁止开启非防爆灯具,要求使用非防爆电器,以免产生火花,迅速疏散受威胁的物资。4参加抢险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带防护眼镜、穿耐酸碱鞋、穿耐酸碱工作服、戴口罩、戴耐酸碱手套,必要时戴防毒面具、穿防止高温工作服。在抢险过程中,参加抢险人员应站在上风口,防止酸、碱、有害气体对人身的伤害。并通知消防队到场做好着火的扑救准备工作。5酸碱中和过程中,加药管应插入外漏液体下,加入液体速度不易过快,作好防止中和的酸碱管道、液体溅起的安全措施。相关应急预案1、发生人身伤亡时,启动侯马热电分公司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2、发生火灾时,启动侯马热电分公司火灾事故应急预案;3、泄漏无法控制,污染周边环境时,启动侯马热电分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2发现化学品泄漏报告流程发现人员受伤中毒化轻微中毒仍能行动中毒严重汇报运行班长学品向上风向接触腐泄移动并就医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