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名词解释1.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3.生态因子: 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 4.生存因子: 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5.生态环境: 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6.生境: 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7. 种群: 由同种个体所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具有潜在杂交能力和自己独立的特征、结构和机能的整体,是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8. 群落: 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种群的集合。包括该地域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9. 系统: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10.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 11. 限制因子原理: 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12. 似昼夜节律: 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 24 小时、而是接近 24 小时、这种变化规律叫似昼夜节律. 13. 阿朔夫规律: 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延长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 .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 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并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这种缩短越明显 . 14. 生物钟: 是动物自身具有的定时机制. 15. 临界温度: 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精选文档—2 16. 冷害: 喜温生物在 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 17. 冻害: 生物在冰点以下受到的伤害叫冻害. 18. 霜害: 在 0℃受到的伤害叫霜害 . 19. 超冷: 纯水在零下 40℃以后开始结冰、这种现象叫超冷. 20. 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