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实验体会- 做生本践行的快乐者做快乐的生本践行者—— 2012 年 11月 2 日-5 日广州学习感想一、高效课堂平地起,转变观念当基石。我校以“生本理念”为指导,进行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到底怎样践行“生本理念” ,使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稳步推进、科学有效?这需要我们学习生本教育理念,转变教学观念,深入研究灵活多样的教学艺术,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创设给学生主动发展的机会,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实施激励的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打造高效课堂。转变教师的备课观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生本教育倡导“全面依靠学生”,教师应“无为而为” ,处于“帮学”地位。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老师的付出比传统课付出更多,对老师的要求更高,我们都有良好的工作心态,要进行二次三次备课。生本没有任何的教参,专家也不主张写教参,我很同意,因为每个生本老师的心中就有一本最适合你的学生的教参,那就是你自身的知识体系、思想体系和人生阅历。当然你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得帮助,因为生本课堂需要你发言的机会不多,可一旦开口就需要能抛砖引玉,刚开始我真不知道如何使用教材,只能先去研究郭教授的教学观“先学后教”“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等,听名家的生本课堂课,最后模仿摸索着上第一堂课。我发现无论你怎么设计,最核心的部分是不要让你的教影响或代替学生的学,让学生把自己所思所得愉快自信的表达出来,让课堂变成一个讨论交流的平台。如:有位同学认为“大渡桥横铁索寒”不仅因为自然环境恶劣,还因为当时过桥时有很多战友可能被敌人打死,心里很伤心。又如布衣总统⋯这才是“原生态”的,我们不能破坏, 要让他美上加美, 鼓励学生大胆的想,“你真是太富有想象力了”然后引导修正答案。因此我们备课时要花很大的功夫去想如何低入如何高出。重点是由原来“我教什么、怎么教”转为“我让学生学什么、怎样让学生学”;哪些知识学生自主学习能会,哪些知识合作学习才会,哪些知识必须有教师讲才能学会。教师整合资源,进行二次备课,整体构思,因材施教,因人而教,一节课突破难点,问题不可贪多,可以灵活的进行修改、作批注、“添枝加叶”等,优化教学设计,形成本班特色的教学设计。我们今后在教学常规检查中主要看是否进行批注,更重要的是探讨教法上如何突破重难点,如何导学,如何精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