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些想法竹园乡中心小学颜修志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是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作出的新概括,是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如何提升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坚持树立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紧紧扭住促进经济发展这个中心,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在推动发展方面的潜能,才能够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赋予的新要求。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成为全党工作中心,党的基层工作的重心也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向提升推动发展的能力方面转移,更加突出地体现出“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这一时代主题。近年来,在加强基层组织推进发展的能力方面,我们做过许多大胆而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提升“推动发展”的能力作为重中之重,牢牢地抓在手上,切实发挥出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发展中的应有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必须选好配强基层领导班子。在乡镇党委领导班子的配备上,要切实把那些能力强,敢想敢干,群众拥护的干部选拔上来。在村党支部班子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的选拔上,更应注重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通过“三推两考一选”的方式,把那些能够带领群众致富,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带头人,选拔上来,以班子建设为重点,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对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对基层班子成员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牢记发展使命,发挥最大潜能,在推进经济发展中,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无如何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一支思想政治过硬、作风扎实、群众信服的干部队伍,如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早日致富,是各级党委政府,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在新形势下,村级党组织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能否完成这一个历史使命决定因素在村级组织建设。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工作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一)领导班子建设不够“强”。当前,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有的甚至软弱涣散、不起作用。有的党组织生活由多到少,由少到无,出现了瘫痪半瘫痪状态,班子软、懒、散的状况比较严重。有的长期不发展党员,党员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也相当严重,基层组织普遍表现出班子老化、文化素质低、后继乏人的现象。大部分农村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中,党的力量和工作基础还相当薄弱,有组织无活动的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党组织对本村经济工作和其他事务的调控手段越来越少,但工作任务却有增无减,加之班子建设不够有力,工作方法、工作手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少数村领导班子甚至陷入“说话无人听、办事没人跟、困难无人帮”的困境,个别村甚至无法面对宗教势力、邪恶势力的挑战,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根基。(二)党员干部素质不够“高”。目前,有一些农村党员干部素质还不够高,党的先进性还不能充分发挥和体现。在思想政治上,有的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执政意识淡薄。在组织纪律上,有的人组织纪律观念淡薄,长期不遵守党规党法,近年来,长期不参加党组织活动、不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不交纳党费的农村“三不”党员逐渐增多。在作风建设上,有的农村党员干部作风飘浮,弄虚作假,以权谋私,贪图享乐,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