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0完整版)

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0完整版)_第1页
1/6
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0完整版)_第2页
2/6
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0完整版)_第3页
3/6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是世界范围的主要死亡原因。随着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的广泛开展和AMI 治疗指南的积极推广,近年美国 AMI 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得到有效控制,呈逐年下降趋势。我国在 AMI 诊疗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资源,但在挽救生命、降低并发症方面收效甚微。中国 PEACE 硏究显示,2001 年至 2011 年间,我国 AMI 人数增加了 4 倍,但死亡率并没有随现代诊疗技术的提高而降低。根据马尔科夫模型预测,未来 20 年中国将新增 2100 万例急性冠脉事件,发生 700 万例心源性死亡。与美国相比,我国 AMI 死亡率高,再灌注治疗的比例低,发病至再灌注治疗的时间长,预后更差。如何提高 AMI 患者的存活率和长期预后,是中国医生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AMI 的中医认识和研究进展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治 AMI 及并发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的脉络理论认为“痛则不通”,患者的胸痛症状是由于心脉不通所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0 完整版)IllAMI 属于中医“真心痛”范畴。因为 AMI 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等症状,胸痛是本病的明显特征之一,所以古人形象地称之为“真心痛”,并将 AMI 大致可分为寒凝、气滞血瘀、痰浊及本虚等多种证型,针对不同证型创立了温通心阳、行气开郁、活血化瘀等疗法。建国以来,中西医结合在诊治 AMI 及相关的基础硏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80 年陈可冀院士及国内众多专家召开的全国冠心病辨证施治研究座谈会上,制订了冠心病辨证分型的试行标准,为今后的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随着大量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不断涌现,为中西医结合治疗 AMI 积累丰富的循证依据。与此同时,2011 年广东省中医院胸痛中心牵头制定了 AMI 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并开展了疗效评价硏究。结果证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能规范中医诊疗行为,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规范的中医药治疗有利于改善 AMI 患者的预后。AMI 的临床分型2012 年公布的《第三次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将 AMI 分为 5 型:1 型自发性心梗:由冠脉斑块破裂、裂隙或夹层引起冠脉内血栓形成的缺血性心肌梗;2 型继发性心梗:继发于心肌氧供需失衡导致的心梗;3 型指疑似为心肌缺血导致的心源性猝死,或怀疑为新发生的 ECG 缺血变化或新发 LBBB 致心源性死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0完整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