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会医学与预防医学》教学大纲供卫生管理、健康保险专业用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社会医学与预防医学(Social Medicine and Preventive Medicine)课程号(代码):504094025 课程属性:必修先修课程: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学分: 2.5 分总学时: 40 理论学时: 32 实验(实践)学时: 8二、教学目的及要求预防医学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社会医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讨论、实习及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我国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以及医学模式与健康观的转变;了解环境因素,包括生物、物理、化学和社会等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学习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健康状况评价,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和生命质量评价等方法,并能结合实践熟练运用这些方法分析人群健康状况;学习社区卫生服务,特别是疾病的社区卫生防治和人群的社区保健。三、教学内容 (下划双线示掌握内容,下划单线示熟悉内容;句尾的“* ” 示教学难点)绪论预防医学的概念、内容、任务。预防医学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学习预防医学的意义和目的* 。第一章 医学模式模式和医学模式的概念。医学模式演变的规律* 。生物医学模式的内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内容。世界卫生发展三阶段。我国社会卫生状况三类型。第二章 健康观传统健康观的主要内容,传统健康观的特征和作用。整体健康观的定义,整体健康2 的特征和内容 *。疾病、病患、患病的概念。几种疾病观。第三章 预防策略和措施一、二、三级预防的概念和主要措施* 。五层次预防的基本内容(自学)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概念,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健康教育的传播(自学)。第四章 人类与环境生物圈、食物链、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基本概念。人类对环境变化的反应。环境污染物在环境的迁移。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判断条件。我国常见地方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措施。环境卫生的基本防护措施,饮用水的卫生防护措施。第五章 化学因素与健康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在体内的代谢* ,影响毒物毒作用的因素,常用的毒性参数,职业中毒的预防。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与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