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综述】研究近几年的语文高考,文学常识在大纲版地区较为常考,新课标考纲已经明确规定不再考查;名句名篇属于各套试卷的必考内容。随着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化,大纲版地区将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综合起来进行考查的趋势愈加明显。一、识记文学常识(识记 A)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从前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所谓“中国重要作家”是指在古代和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并对后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的作家,这些作家多数是中学语文课本所涉及到的,课本一般都是直接选用其作品,有的则在单元知识短文、课文注释中介绍或提及。还有一些作品(主要是古代)的作者不一定重要或者不清楚是谁,但这些作品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也在考查的范围之内。考查的重点有:① 重要作家及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② 识记他们所处的时代。③ 识记他们的代表作品及其体裁。④ 并称的作家作品。⑤ 常见的文学流派。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从高考的试题来看,对外国重要作家的考查相对中国重要作家而言,要简单一些,一般只考查作家的国别和作品(多为代表作)。近年来考查较多的是欧洲作家。外国文学常识的识记,也要落实在重要作家的国别及其代表作上。重要作家包括课本上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以及文学史上的知名作家。要了解这些作家的作品及其体裁,可按国别分类记忆。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文学体裁常识包括古代文学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二、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识记 A)“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的范围,意思是所要考查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考生在日常的阅读和写作中常会遇到的。具体含义可理解为:一是《教学大纲》和现行教材规定背诵的篇目,这些篇目考查的可能性最大;二是课外的经常引用的名句名篇。那些冷僻的名句名篇一般不会考。所谓“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文质兼美的诗句、文句和格言警句等,它们大都语言简练,内涵深刻。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汉语言艺术的精华。如:“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等等。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位置,广为流传、常被人引用借鉴的篇目 。一般是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这些“名篇”,或揭示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湾、或描摹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事物的真相,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语言简练、涵义深刻;表现手法方面,构思精巧,想像联想丰富,角度新颖,手法独特;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