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存储器的历史

存储器的历史_第1页
1/10
存储器的历史_第2页
2/10
存储器的历史_第3页
3/10
布乔 B.•Bouchon 1725年:法国纺织机械师布乔(B.•Bouchon)发明了“穿孔纸带”的构想。 1725年,法国纺织机械师布乔(B.Bouchon)突发奇想,想出了一个“穿孔纸带”的绝妙主意。布乔首先设法用一排编织针控制所有的经线运动,然后在一卷纸带上根据编织图案打出一排排小孔。启动机器后,正对着小孔的编织针能穿过去钩起经线,其他的针则被纸带挡住不动。这样一来,编织针就自动按照预先设计的图案去挑选经线,布乔的“思想”于是“传递”给了编织机,而编织图案的“程序”也就“储存”在穿孔纸带的小孔之中。 1805年: 法国机械师杰卡德(J.Jacquard)根据布乔“穿孔纸带”的构想完成了“自动提花编织机”的设计制作,在后来电子计算机开始发展的最初几年中,在多款著名计算机中我们均能找到自动提花机的身影。 最早期的存储媒介——打孔纸卡 这个是最早的数据存储媒介了,在 1725年由 Basile Bouchon发明出来,用来保存印染布上的图案。但是关于它的第一个真正的专利权,是 Herman Hollerith在 1884年 9月 23日申请的,这个发明用了将近 100年,一直用到了 20世纪 70年代中期。 打孔纸卡 上图是打孔纸卡的典型例子--它制成于 1972年,上面可以打 90列孔。显然你可以看出,这张卡片上能存储的数据少的可怜,事实上几乎没有人真的用它来存数据。一般它是用来保存不同计算机的设置参数的。打孔纸卡 1 8 0 1 年:卡片时期 19世纪的雅卡尔提花织布机 1725年,法国纺织工人鲁修(Basile Bouchon)为便於转织图样,在织布机套上穿孔纸带,他的合作夥伴则在 1726年著手改良设计,将纸带换成相互串连的穿孔卡片,以此达到仅需手工进料的半自动化生产。1801年,法国人雅卡尔(Joseph-Marie Jacquard)发明提花织布机(Jacquard Loom),利用打孔卡(Punched Card)控制织花图样,与前者不同的是,这部织布机变更连串的卡片时,无需更动机械设计,此乃可程式化机器的里程碑。 B.•Bouchon的发明 何乐礼在 1880年代利用打孔卡发明制表机美国宪法规定每十年必须进行一次人口普查,1880年排山倒海的普查资料就花费了 8年时间处理分析,因此美国统计学家何乐礼(Herman Hollerith)在 1890年开发出一种排序机,利用打孔卡储存资料,再由机器感测卡片,协助美国人口调查局对统计资料进行自动化制表,结果不出3年就完成户口普查工作[3]。 何乐礼在 1896年成立制表机器公司,几经并购,后来成为国际商业机器有限公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存储器的历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