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kor 数十年来精品不断,从普及型的变焦套头到极限型的顶级牛头,无忌上已经介绍得不少,泡菜们想必也已经相当熟悉。无奈碍于国内开放历史和经济条件,对70 年代前的Auto 镜头了解不多,也没有系统介绍的文章。出于兴趣,本菜对Auto 关注已久,收集过大部分市场上常见的Auto 头,发个帖子以期抛砖引玉,水平浅薄难免疏漏,希望坛子里的方家、资深不吝赐教 尼康 1959 年高姿态发布大F 专业单反相机,由此拉开了F 王朝的序幕。F 卡口在当时起点相当高,令人瞩目。开放光圈取景、自动收缩光圈曝光方式使F 卡口可以经过不断的完善一致沿用至今,也因此得以留下近半个世纪的积累:当年最早一批 F 卡口老镜头在今天仍然能无保留地发挥作用,我们也有幸可以完整地领略光学技术 40 多年来一点一滴的进步,体会进步的艰辛。 与大F 同时期发布的第一批有4 只镜头:Auto S 3.5cm/2.8、Auto S 5cm/2、Auto P 10.5cm/2.5、Auto Q 13.5cm/3.5,这四兄弟有个名字叫“Tick mark lens”,外观上跟后来的Auto 有点小区别:使用英尺标示和代表红外距离标志的红色字母 R。这一套四支最初的Auto 镜头现在已经成了收藏的珍品,无处寻觅。加上稍后还发布了一只超广角 nikkor-O 2.1cm/4。F 卡口系列镜头正式走入人们的视野,而且一开始就涵盖了从超广到中长焦段。 这里要提一提“Auto镜头” 的完整定义:自动收缩光圈的F 卡口镜头。----换言之,当时的一些 F 卡口镜头如 nikkor-O 2.1cm/4、nikkor-T 105/4,因为没有配置自动光圈,并不能称为 Auto 头。非 Auto 的F 卡口镜头出的极少,是 F 家族里的绝对少数派。不算 PC 移轴镜头和固定光圈的折返镜头,非 Auto的F 卡口镜头一共只推出过3 只:nikkor-O 2.1cm/4,Micro nikkor 5.5cm/3.5,nikkor-T 10.5cm/4。另外还有一些鱼眼镜头和特殊用途的F 卡口镜头,也没有自动光圈或不设光圈机构,属于特例。有意思的是,当年为了节约成本或是技术原因而推出的F 卡口非 Auto 镜头,现在在二手市场上已经无一例外的变成稀缺收藏品。 Auto 镜头中值得一书的经典之作不在少数,例如第一支 28mm 广角 2.8cm/3.5,第一支不需要反光镜预升的超广角 UD20mm/3.5,第一只带有近距离校正系统(CRC)的Auto N 24mm/2.8,生产年数最长的同结构镜头35mm/1.4,直到今天也备受推崇的105/2.5…温故知新,了解当年的经典无疑对我们开阔眼界,加深对镜头的认识大有好处。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