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离子键》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的第一课时离子键。化学键在高中化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初中的原子构成物质,以及分子的结构,引导学生从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和为化学反应的实质提供理论知识。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这些微观粒子构成的,所以对于学习原子直接是如何构成物质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本节课理论性只是占有一定的篇幅,虽然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对于新知识需要的抽象思维能力 还是不足的。对此情况,用实验和视频将知识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 将理性的概念感性化,让学生能通过实验和相关视频来直接看到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 通过氯化钠和氯气的形成理解离子键的概念及本质和形成条件。(2) 通过实例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3) 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实验的演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2) 通过对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分析抽象出离子键概念,学会学习概念的方法。(3) 由离子通过离子键能结合成离子化合物,学会微观的问题研究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通过离子键的探索,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乐趣。(2) 通过对化学键、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3) 通过讨论学习,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电子式的书写。2、教学难点: 离子键的概念,离子化合物的形成,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及形成过程。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五、教学方法问题推进法、 实验探究教学法、观察分析、小组讨论教学法、总结归纳法、 情境教学。六、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一台;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金属钠、小刀、滤纸、镊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七、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 设教 学情 境并 提出 问题【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化学物质是不可缺的,不论在哪里都能接触到,例如我们每天做菜放的食盐, 供我们呼吸的氧气,维持生命活动的水等等。在初中, 我们学习了物质是由哪些微观粒子构成的?【提问】 很好, 那么食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