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 (十三 ) 1.(2017·永州二模 )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答案D 解析蚂蚁喜欢取食蚜虫腹部末端所分泌的含有糖分的蜜露,所以蚂蚁常常保护蚜虫,甚至把吃蚜虫的瓢虫赶走,有时蚜虫缺乏食物时,蚂蚁还会把蚜虫搬到有食物的地方,二者关系为 “互利共生 ”,故 A 项错误;菜粉蝶幼虫与蜜蜂虽然都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但是菜粉蝶幼虫主要吃叶片,而蜜蜂主要采食花蜜,二者不能构成种间竞争,故B 项错误;噬菌体寄生于细菌中,利用细菌的原料进行增殖,二者构成寄生关系,故C 项错误;两种绿藻属于两个物种,二者竞争阳光、养料等生存资源,同时根据一种增加另一种减少,可推测是竞争关系,故D 项正确。故选D 项。2.(2017·永州二模 )用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表所示:时间 (天) 1 5 9 13 17 21 25 29 33 37 成虫数 (只) 6 10 28 71 131 207 270 302 327 341 根据图中的数据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第 13~25 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第 17~29 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C.第 21~37 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D.第 1~37 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第13-25 天,由于环境条件适宜,成虫数量个体繁殖加快,而不是生长加快,故 A 项错误; 第 17-29 天,成虫的数量虽然增加,但其增长率下降,说明死亡率增加,故B 项错误;第21-37 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因为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斗争加剧,导致成虫增长率的下降,故C 项正确;第1-37 天,成虫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呈现“S”型增长,故D 项错误。故选C 项。3.(2017·甘肃一诊 )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某生物的种群密度即可反映该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的数量变化直接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C.自然界中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K/2 值上下波动D.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外因有气象、食物、天敌、传染病等答案D 解析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要想知道种群数量的消长,还需要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等其他数量特征,A 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