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隧道工装及工艺总结

隧道工装及工艺总结_第1页
1/18
隧道工装及工艺总结_第2页
2/18
隧道工装及工艺总结_第3页
3/18
抓工装隧道施工现场变工厂谋创新项目管理标准成常态1.前言湖武项目 2016 年 8 月 23 日跑步进场,施工中,始终以集团公司张总经理动员会上提出的“两项目标”、一公司陈总经理提出的“两个里程碑”为使命,结合项目隧道为主的特点,严格落实铁总工管【2016】233 号文精神,一手抓工装保工艺、工艺保质量,一手抓工装增工效、工效促进度,努力开启“隧道施工现场变工厂”、“项目管理标准成常态”模式。2.工程概况略3.隧道施工五条流水线及工装应用3.1. 开挖初支作业流水线3.1.1.开挖工法在严格执行设计工法的基础上,针对黄土隧道特点,项目重点从四方面进行努力。第一是:本项目位于黄土沟壑梁峁区,反复穿越冲沟、沟壑地段,浅埋众多。因此,通过变形监测分析,总结变形、沉降与埋深的关系与规律,以指导现场,具有重要的意义。①表沉降与埋深的关系:根据收集调查得到的数据,将埋深与施工地表沉降如图所示。埋深小于 35m 时,地表沉降数据较为离散,埋深大于 35m 时地表沉降随埋深逐渐趋于稳定,埋深大于 75m 后地表沉降随埋深逐渐减小。② 顶沉降与埋深的关系:拱顶沉降与埋深的关系极为离散反应拱顶沉降与埋深、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息息相关。③ 拱脚下沉与埋深的关系:拱脚沉降与埋深的关系:在埋深小于 35m 时数据离散,埋深大于 35m 时,拱脚下沉随埋深的增加而增大。反应出随着埋深增大,黄土隧道拱脚稳定问题更需加强控制,故采用拱脚预留60cm人工开挖的方式。离散,反应处拱脚收敛与埋深、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均息息相关。拱脚收敛随着隧道埋深增大而增大,也反应出黄土隧道拱脚地层较软弱随埋深增大拱脚稳定问题更需加强解决。①表沉降与开挖工序的关系:根据变形观测资料显示,隧道开挖工序与地表沉降变形有直接关系,在三台阶法开挖中,隧道地表沉降在上台阶掌子面施工后 1~3 天变化较大,约 4~5mm/d,之后变化减少,但仍以l~2mm/d 的速度下沉,中台阶开挖最大沉降数率 4mm/d,最大沉降量 12mm,下台阶开挖最大 3mm/d,最大沉降量 10mm,仰拱开挖最大沉降数率 3mm/d,最大沉降量 9mm,仰拱完成后趋于稳定。②拱顶下沉与开挖工序的关系:根据隧道拱顶监控量测数据表明,在掌子面开挖完成后的 2~3 天时间内,下沉比较显著,平均 4.5mm/d;之后沉降逐渐减少,但仍有下沉趋势,下导坑开挖最大沉降数量 5mm/d,平均下沉数率 2mm/d,最大下沉 20mm,平均下沉 15mm,仰拱开挖最大沉降数率6mm/d,平均沉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隧道工装及工艺总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