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仪视距法测距视距法测距所用的工具是经纬仪和视距尺。利用经纬仪望远镜中十字丝的上下两根短横丝,在视距尺上读得的上下两数之差以及其他一些数据,即可算出安置仪器点到立尺点的水平距离和高差。一、视距法测距原理若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条边和一个角为已知,就可以推算出另一条边长,这便是视距法测距的简单工作原理。二、视距计算公式(一)视准轴水平时的视距公式如图,mnp为视距丝间隔,MFN 为定角, F 为物镜前焦点,f 为焦距, s 为物镜离仪器中心的距离,'''NMt为尺间隔, d’为焦点到视距尺的距离,D’为AB 之间的水平距离。由图可以看出:MFN ≌mFn ,所以有:pftd'',即''tpfd因)(''sfdD,故有)(''sftpfD。设pfC,sfQ,则上式改写为:QtCD'' C——视距乘常数。制造仪器时,一般将C 设计为 100。 Q——视距加常数。对于内调焦望远镜,其加常数接近于0,可忽略不计。(二)视准轴倾斜时的视距公式 1 、水平距离公式若两点高差很大, 则不可能用水平视线进行视距测量,必须把望远镜视准轴放在倾斜位置,如尺子仍竖直立着,则视准轴不与尺面垂直,上面推导的公式就不适用了。若要把视距尺与望远镜视准轴垂直,那是办不到的。因此在推导水平距离的公式时,必须导入两项改正:(1)对于视距尺不垂直于视准轴的改正;(2)视线倾斜的改正。水平距离公式为:2cosDS其中:δ 为竖角。 2 、高差公式LitgDh其中: i 为仪器高, L 为目标高。三、视距法测距的作业方法 1 、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对中、整平; 2 、量仪器高i (量至厘米); 3 、将视距尺立于待测点上,用望远镜瞄准视距尺,分别读出上、下视距丝和中丝读数,再读取竖盘读数,并将所有读得的数据记入视距测量手簿中。4、根据上、下丝视距读数,算出尺间隔t,把竖盘读数换算为竖角,再计算测站到测点的水平距离和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