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危旧桥梁改造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 桥梁改造项目多,计划少。 农村公路桥梁,特别是乡村道桥梁存在技术标准低、养护水平差、使用年限长等情况,近年来加上流量、重车激增,桥梁技术状况下降快、恢复差,趋向 四、五类的桥梁越来越多,面临的改造任务越来越繁重。但列入省市改造计划的桥梁项目偏少,与实际需求有很大差距。 解决措施。增加桥梁改造项目。组织实施按照“量力而行、经济实用、安全耐久、逐条整段推进”的改造原则,加强“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抓工程质量安全,确保实现良好的投资效益。 2、项目管理水平差、合同风险大。 桥梁改造项目按管养权限分级确定建设主体,目前危桥主要分布在乡村道,各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基本上无任何技术力量、无项目管理经验,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很难建立,施工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监理机制有待加强。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在基建程序和项目管理上将无法保障工程质量,大大影响了政府形象和投资效益。 解决措施。在桥梁改造项目中引入项目代建制,以公开招标或委托的形式引进专业的工程咨询公司(项目管理团队),由他们具体执行项目,实现管理目标。各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对专业的工程咨询公司(项目管理团队)实施合同管理。 3、基建手续普遍不全、监管实施难度大 设计阶段大部分项目施工图设计无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有些设计单位存在无资质、设计主观随意、硬套标准图及未做结构内力计算分析等问题;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无交通主管部门施工图设计批复。实施阶段未按基建程序办理质量监督申请和施工许可手续,政府监管缺位现象普遍;有些施工单位技术力量不足、工艺水平差及机械设备不全;监理单位普遍资质不够、监理失效。 竣工验收阶段项目未按交通部门要求编制竣工资料、竣工决算及审计、未经质监部门质量鉴定。 解决措施。加强与上级交通主管部门协调,在项目审批、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管寻求有效支持;加强对设计、施工及监理等单位质量管理;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 4、监管力量不足、技术人员缺乏。 按长交基建[2008]237 号文件有关要求,县乡道小桥和村道所有桥梁由县公路站和质监站监管。目前,县级交通部门由于历史原因,技术人员数量非常有限,但工作面很广,往往一个人担负多种工作,有些力不从心,且普遍无大中型项目管理经验。省规通畅工程建设是当前工作重点,技术人员大部分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