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艺术品中的疯狂简史

艺术品中的疯狂简史_第1页
1/10
艺术品中的疯狂简史_第2页
2/10
艺术品中的疯狂简史_第3页
3/10
艺术品中的“疯狂”简史“文森特的眼睛碧蓝如洗,他的凝视敏锐而犀利。他既不”理智“也不”疯狂“,他只是一个勇敢而诚实的人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割耳后的自画像》文森特· 凡· 高,于1889 年。在艺术世界里, 精神病不再是一种不可理喻或是令人轻贱的状态,反而是一种常态,甚至是一种积极的、 有益的经历。 现代艺术界甚至认为患有精神疾病是一种创造性的冒险经历。这种“疯狂”的现代主义精神源自于凡·高,自那时起精神病患者的作品被视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然而, “精神病艺术”的历史其实可以回溯到更远的年代。阿尔布雷特· 丢勒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把天才比作忧郁症患者,把浪漫的画家比作疯子。也许不难看出为什么画家总是对社会上称为病态的事物产生同情:所有的创造都是非理性的历程。 自己走出去重新看世界的想法似乎可追溯到火炬照耀下的岩画创作。此外,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写下诗意的狂喜是神圣真理的唯一来源时也有同样的表达。柏拉图说: “疯狂是诸神的恩赐。”1. 维托雷· 卡尔巴乔——《在里亚尔托治愈的着魔的人》(1496)维托雷· 卡尔巴乔(1460-1525 ),意大利画家,威尼斯画派,承师于维瓦利尼和贝里尼。摄影:大卫· 李斯这幅表现 15 世纪威尼斯日常生活的画作足以显示在中世纪精神病是如何被理解与看待的。这幅画有时被称作《疗愈的疯子》,但是“着魔的”则更贴近现代人的说法。在里尔托亚桥边, 一个被恶魔附体的男人奇迹般的被人群中的一位shen'fu拯救。 他所受的苦难的并非医学或社会问题,而是一种宗教体验。2. 马蒂亚斯· 格鲁尼沃尔德-- 《圣安东尼的诱惑》(1512-16 )中世纪晚期的艺术家都着迷于早期基督教隐士圣安东尼受魔鬼诱惑的故事。对于格鲁尼沃尔德的来说, 一人的理智受到威胁成为他本人心理上最大的威胁。可怕的恶魔形象仿佛造就了畸形的思想。这是一幅带有慈悲情怀的画作,因为这是为一家精神病院医院的创作的,上图只是伊森海姆祭坛屏风的一部分。其中一个魔鬼皮肤发灰,全身溃烂, 这些症状在祭坛屏风的其他形象和医院的病人身上也有发生。那么,这些可怕的场景是否影射了因身体的极度病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呢?这幅作品影响了后世的德国表现主义艺术,时至今日, 依然是一幅关于精神问题的杰作。3. 阿尔布雷特· 丢勒-- 《忧郁症》( 1514)约翰· 韦尔利克斯,继阿尔布雷特· 丢勒之后,将该画刻于纸上,苏格兰国家艺术馆收藏摄影:安东尼娅· 瑞夫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艺术品中的疯狂简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