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及护理EN的重要性、作用机制、优势及定义怎样做好EN?EN的监测及并发症EN的护理EN的禁忌症一、肠内营养的重要性有关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显示:1、早期EN会降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2、早期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危重病患者的临床结局。3、生命体征稳定,营养支持可在24—72小时内开始。4、危重病患者首选EN,临床营养效果良好,全身性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及费用方面优于PN。5、EN不充分并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患者需要PN支持。肠内营养作用机制:1、维持肠粘膜细胞的正常结构、细胞间连接和绒毛高度,保持肠粘膜的机械屏障2、维持肠道固有菌比值的正常生长、保持肠粘膜的生物屏障3、有助于肠道细胞正常分泌IgA,保持肠粘膜的免疫屏障4、刺激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保持粘膜的化学屏障5、刺激消化液和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促进胆囊收缩、胃肠蠕动,增加内脏血液,使代谢更符合生理过程,减少了肝、胆并发症的发生率1、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完整,减少内毒素释放与细菌移位,保持肠道固有菌丛正常生长,防止菌群失调的发生;刺激IgA以及胃酸与胃蛋白酶的分泌,从而维持其机械、免疫与生物屏障2、刺激某些消化性激素、酶、如胃泌素、胃动素、胆囊收缩素等分泌,促进胃肠蠕动与胆囊收缩,增加内脏血流,减少淤胆及胆结石的发生肠内营养的优势3、营养支持效果优于PN,并发症少,且费用低。尤其是机体处于感染、创伤、烧伤、大出血等应激状态下,肠壁组织灌注下降,黏膜细胞缺血、坏死,粘膜萎缩变薄,通透性增高,加之肠内蠕动减少等,使肠屏障功能严重受损,更易发生内毒素与细菌易位,增加肠源性感染与MODS的发生早期的EN支持,可提供能量需要、降低炎症反应,维持肠黏膜完整,与PN相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什么是肠内营养?定义:经胃•肠道用口服或管饲的方法,为机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基质及其它各种营养素。原则:Ifthegutworks,useit.当胃肠道功能允许时,应首选肠内营养。国内:“当肠道有功能且能安全使用时就应用它二、怎样做好肠内营养?(1)选择——方式包括经口与经鼻喂养,选择喂养途径的原则:•满足肠内营养需求;•置管方式方便简单;•减少对患者的损害;•患者感觉舒适;•易于长期携带。短期(经口鼻):安置胃、十二指肠、空肠管长期(经皮置管):胃造口、空肠及十二指肠造口需肠内营养支持者胃造口术(2)选择——营养液根据需要选择营养液可较好达到预计目标EN液按氮源分:整蛋白型、氨基酸型、短肽标准配方及疾病导向配方1、胃肠道功能正常:含有膳食纤维整蛋白型配方(A级推荐)2、糖尿病及血糖升高患者:糖尿病配方(A级推荐)3、低蛋白血症患者:选用高蛋白配方(B级推荐)4、糖尿病或血糖升高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2+3缓慢泵入肠内营养制剂的种类1、要素饮食:由葡萄糖、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组成。剂型有粉状和液体2、整蛋白配方饮食:以完整的蛋白质为主。3、匀浆膳与混合奶:根据患者的热量和蛋白质需要量制成的饮食,多用于长期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三)选择因素1、年龄因素:婴幼儿应采用母乳或接近母乳的配方,最好采用等渗液体。2、胃肠道功能:正常:采用整蛋白为氮源的制剂,避免肠粘膜萎缩、低下:(如胰腺炎、短肠综合征、炎性肠道疾病等)采用氨基酸型或短肽型。3、脂肪吸收状况:脂肪吸收不良或乳糜胸腹水,以中链甘油三酯代替部分长链甘油三酯4、糖的耐受情况:不能耐受乳糖、蔗糖、单糖或双糖,则应避免5、疾病情况:有肝、肾、肺等脏器功能障碍和先天性代谢缺陷,应选择相应的组件膳食,以避免出现代谢并发症(2)放置——鼻胃管•深度1、鼻尖—耳垂—剑突的距离2、多插入5—7厘米(全长50—60厘米)则易确定胃内水泡音•位置的判断:1、听诊法84%2、回抽胃液准确率50%3、测PH准确率56%放置——鼻肠管方法1、患者右侧卧位2、按胃管放置技术置管于胃中喂养管通过幽门操作方法:1、利用金属头重量借助胃肠蠕动自行下降至十二指肠2、利用金属导丝在透视下推进通过幽门3、置管前予胃复安(10mg肌注或口服)加速排空利于导管通过幽门EN+PN放置——胃、空肠造瘘管经胃、空肠造口喂养:PEG、PEJ•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