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赤壁赋》原文及其注释2 《前赤壁赋》苏轼壬戌..(x ū 宋神宗元丰五年 )之秋,七月既望..(宋神宗元丰五年 1082 年),苏子..(苏轼自称) 与客泛.(漂浮) 舟,游于.(介词,在)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 . (zh ǔ ,致意,引申为劝酒 )客,诵明月之诗(指《诗经· 陈风· 月出》 ),歌窈窕..(y ǎo ti ǎo) 之章。少焉 (不一会儿),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 (星宿名,今,西班牙著名斗牛游戏)之间。白露..(白茫茫的水气,今二十四节气之一,今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横.(充满、弥漫) 江,水光接天。纵.(任凭)一苇..(一片苇叶,比喻小船) 之.(动词,往,到 ⋯去)所如..(所去的地方),凌.(越过) 万顷..(指广阔无边的见面) 之.(助词,定语后置标志)茫然(浩荡渺远的样子)。浩浩乎如冯虚(pí ng 冯,同“凭”;冯虚,凭空,凌空。 )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 .(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 如遗世..(遗弃尘世) 独立,羽化..(道教称飞升成仙为“羽化” )而登仙 。译文: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泛舟,在赤壁之下浏览。清风徐徐吹来, (江面上)水波不起。(我)端起酒杯,劝客人饮酒,吟咏《诗经· 陈风· 月出》一诗中“窈窕”一章。不一会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xi ù )和牛宿之间徘徊。白茫茫的水雾弥漫江面, 波光与天空相接。 听任苇叶般小船 飘向其所去的地方,越过茫茫万顷的长江。多么辽阔啊,像是凌空乘风(而飞)却不知它将留的地方;多么飘逸呀,好像离开尘世而独存, 羽化飞升,3 登上仙境。于是饮酒乐甚,扣.(敲打)舷.(xián)而.(连词,表修饰) 歌之。歌曰:“桂.棹. (zhà o 船桨 )兮兰桨,击空明..(水月交相辉映的江面) 兮溯. (sù 逆水而上 )流光..(在水波中流动的月光)。渺渺..(悠远的样子) 兮予怀.(心中的情思),望美人..(内心所思慕的人,多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倚.(循,依,随,按) 歌而和.(h è伴奏)之,其声呜呜然.(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 .袅. (ni ǎo 婉转悠长 ),不绝.(断) 如缕.(lǚ细丝)。舞.(使动用法,使 ⋯起舞)幽.壑.(h è深渊)之潜蛟, 泣.(使动用法,使 ⋯哭泣) 孤舟之嫠妇..(l...